冰火两重天背后,明星扎堆《淮水竹亭》,为何不敌《无忧渡》?
古偶剧市场从不缺乏新面孔,而近日开播的两部作品便是其中的代表,它们如两颗各具特色的棋子,精准地落入了观众热议的棋盘。《淮水竹亭》与《无忧渡》这两部剧作,前者依托豪华阵容的光环而高调登场,后者则凭借其深刻的内容和写实感构筑了观众的黏性。两者播出后,口碑反响的差异犹如冰火两重天,鲜明对比。
《淮水竹亭》首播时便大胆推出了“六集连播”的重磅策略,仿佛一块精美的包装将观众的期待完全捆绑。然而,正如拆开华丽包装后的失望,剧集的内容却显得空洞乏力,无法掩饰其表面的光鲜。刘诗诗在剧中的表现尤其令人惋惜,作为36岁的她,始终保持着“端王妃式”的仪态:脖颈挺直,眼神飘忽,表情僵硬且精准到近乎机械。其实这种演绎风格在《一念关山》等之前的作品中便有所体现,但这次在狐妖题材的剧集中愈发加重,给人一种被束缚的感觉。每一个微表情似乎都经过精密计算,却缺乏角色应有的生动气息。
与她同龄的张云龙表现亦不尽人意,尽管镜头上有所加持,但他那疲态依旧难以掩盖。角色的灵动与活力,似乎与他“端着架子”的表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难以相信他所饰演的是一个游走江湖的自由角色。相比之下,配角的表现则显得更为生动。陈钰琪饰演的毒娘子有些刻板,眼神空洞,动作生硬,而沈月和章若楠等年轻演员则凭借自然的青春气质脱颖而出。沈月将东方秦兰的娇憨演绎得栩栩如生,而章若楠的杨雁则自带清新气质,每一个笑容和眼神都充满自然的韵味。
尽管剧中也不乏亮点,比如一些经典场景的还原度较高,前几集的节奏也尚算紧凑,但从原作竹业篇的规模来看,36集的剧集长度令人担忧:后续的情节将如何填充?难道仅凭中年男女主角“端着谈恋爱”的模式撑起漫长的时长?这一点让人替观众捏把汗。然而,凭借强大的阵容,这部剧很可能延续“粉丝买单”的商业模式,数据或许可观,但口碑的疲态难以掩盖。
相较之下,《无忧渡》虽然没有众多流量明星加持,却凭借扎实的叙事能力与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尽管大结局被吐槽为“烂尾”,但豆瓣评分7.3分的成绩,足以证明它在整体质感上的优势。开播初期,任嘉伦的原声台词和宋祖儿的表情管理一度遭到批评,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反而被这种“真实感”所吸引。没有过度美颜的镜头,演员的真实状态甚至小瑕疵,都被自然呈现,这种独特的质感成了剧集的一大亮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剧集采用的单元剧模式,每个故事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盒,充满了悬疑和妖与人的纠葛。在这些惊悚的氛围中,剧情常常夹杂着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比如某一单元中,修炼成人的妖物因执念犯下过错,最终在主角的引导下放下偏执。这类故事不仅保留了奇幻色彩,同时还带有现实的隐喻,使得每个单元都充满了深意。
《无忧渡》所呈现的“铁打的主角,流水的实力派”模式,在保证故事新鲜感的同时,又让每个单元都有着独特的记忆点。与《淮水竹亭》主角疲于支撑全局的沉闷感不同,《无忧渡》显然更懂得如何做到“张弛有度”。
一方面是依赖流量明星和IP光环打造的“粉丝向”作品,即便内容有所注水,仍能守住商业基本盘;另一方面则是深耕叙事与风格创新的作品,用扎实的故事吸引真正的观众。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自然希望看到更多像《无忧渡》这样的敢于突破的作品,因为谁又愿意一直面对千篇一律的“端着演”和磨皮的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