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唯一一部电视剧,大IP+奥斯卡班底,为何评分仅5.6?
章子怡唯一一部电视剧️《上阳赋》,大IP+奥斯卡班底,为何评分仅5.6?
回顾章子怡的影史,几乎是一部华语电影黄金时代的缩影。
1998年,《我的父亲母亲》里扎着红头绳的招娣,让她以20岁之龄横扫百花影后;1999年,《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让李安盛赞“她的眼睛能杀人”,奥斯卡颁奖礼上的东方倩影,成为影史经典。
2004年,《十面埋伏》里盲女小妹的“仙人指路”,将舞蹈与武打融合至化境;2013年,《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先生,一个回眸定格“华语电影女性角色天花板”。
她的表演哲学,始终带着“不破不立”的狠劲。为《卧虎藏龙》练剑受伤,为《十面埋伏》苦学敦煌舞,为《一代宗师》研究八卦掌三年——这种“与角色共生”的执念,让她在大银幕上封神,却也埋下了电视剧争议的伏笔。
2025年初,当章子怡以“首部电视剧女主+制片人”的双重身份携《上阳赋》空降荧屏时,影视圈掀起一场现象级讨论。这位手握12座影后奖杯、戛纳奥斯卡评委席常客的国际巨星,首次拍剧,搭档周一围、于和伟、赵雅芝等实力派,更有《一代宗师》奥斯卡班底保驾护航——菲利浦·勒索掌镜、叶锦添设计服化、梅林茂创作配乐,堪称国产剧顶配。
然而,豆瓣开分5.8,最终定格5.6,口碑两极分化严重。️这部被寄予“剧王”厚望的大制作,为何折戟沉沙?
这部小说以“王与儇”的权谋爱情为主线,女主从15岁及笄之礼到执掌天下的成长史,被书粉称为“古言权谋天花板”。然而,原著第一人称的“玛丽苏”叙事,在影视化过程中成为双刃剑:一方面,女主的智谋与成长线极具张力;另一方面,过于理想化的主角光环,在权谋逻辑严密的剧集中易显悬浮。
️改编方面,强化了权谋线,弱化言情线。
剧版将原著“大女主”升级为“群像权谋”,增加朝堂斗争的复杂度。丞相王蔺(于和伟饰)的“老狐狸”人设,太子、二皇子、谢家的多方角力,让前10集充满《鹤唳华亭》式的权谋张力。但这种改编也导致女主成长线被压缩,与男主萧綦(周一围饰)的感情线推进突兀,引发“权谋不够硬核,言情不够细腻”的双重吐槽。
️演员方面,章子怡“扮嫩”“42岁演15岁少女”。
章子怡在剧中的及笄礼造型,成为热议焦点。尽管团队通过“弱化年龄感”的妆发设计(如保留成熟脸型、淡化少女妆容),但眼神中的沧桑感与角色设定形成割裂。观众评价两极:有人赞其“骨相抗老”,有人讽其“AI演技”。
章子怡的“电影脸”在电视剧镜头下暴露短板。电影强调特写与情绪张力,而电视剧需要更生活化的表演。
她在《上阳赋》中的“收着演”,在郡主前期的娇憨戏份中显得生硬,反而后期权谋线中的沉稳表现更贴合个人气质。这种“后期真香”的口碑反转,折射出电影演员转型电视剧的普遍困境。
️剧本方面,“低幼化”与权谋的“伪高级”。
剧中大量“古风cosplay”,文白夹杂的台词,如“王与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被吐槽“古风滤镜过重”。尽管编剧试图通过半文半白的对白营造“历史感”,但脱离人物性格的刻意卖弄,反而削弱了台词的戏剧张力。
权谋线的逻辑方面,丞相王蔺的“毒计”虽显老辣,但部分情节经不起推敲。例如,皇帝中毒后,皇后与太子的应对显得过于降智;贺兰箴(袁弘饰)的“复仇线”缺乏动机铺垫,沦为工具人。权谋剧的核心在于“草蛇灰线”,而《上阳赋》的权谋设计,更多是“为反转而反转”。
️电影与电视剧的表演体系的冲突。
电影表演追求“瞬间爆发”,而电视剧需要“长线铺垫”。章子怡在《上阳赋》中的“收放失衡”,本质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碰撞。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电影演员通过剧集“补课”,完成表演维度的拓展。
《上阳赋》的权谋线升级,虽强化戏剧冲突,却稀释了原著“虐恋”核心。IP改编的困境在于:讨好原著粉,易陷“魔改”争议;大胆创新,又可能失去情怀滤镜。如何平衡“尊重”与“创造”,仍是行业难题。
当然,️这部剧除了争议外,还有不少亮点。
️其一、服化道的“金钱美学”
叶锦添与张叔平联手打造的80套华服,每一帧都是壁纸级画面。章子怡的郡主造型,从及笄礼的素雅襦裙到封后的凤冠霞帔,色彩与剪裁尽显大唐风韵。剧中“摇扇舞”“及笄礼”等场景,被赞“把敦煌壁画搬进荧幕”。
️其二、摄影与配乐的“电影级”质感
菲利浦·勒索的镜头语言,将权谋剧的紧张感与东方美学结合。梅林茂的配乐,在“笄礼”“兵变”等场景中,用琵琶与鼓点渲染出史诗感。这种“电影工业级”的制作,让《上阳赋》在视觉系国产剧中独树一帜。
️其三、于和伟的“老狐狸”封神
于和伟从“接着奏乐接着舞”到权谋的巅峰,完美诠释了他的实力派演技。他饰演的王蔺,将“老狐狸”的阴鸷与父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朝堂上那句“酒中无毒?我喝了便是”,眼神中的算计与决绝,让观众不寒而栗。于和伟用台词节奏与微表情,重塑了原著中扁平的丞相形象。
️其四、周一围从“油腻”到“内敛”
萧綦一角,成为周一围口碑的分水岭。前期布衣萧綦的“收敛式”表演,被嘲“故作深沉”;后期战场戏中的“糙汉柔情”,又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摇摆,本质是演员对“权将”角色的理解偏差——是强调“武将的野性”,还是“枭雄的城府”?
️结语:5.6分的《上阳赋》,值得被“平反”吗?
豆瓣5.6的评分,对《上阳赋》而言或许不公。它的确存在“选角争议”“剧本瑕疵”,但奥斯卡班底的制作水准、老戏骨的演技狂欢、章子怡后期“宫二式”的权谋演绎,都让它成为国产剧集的“遗憾之作”。
或许,正如王儇在剧中的台词:“这世间的道理,本就不是非黑即白。” 《上阳赋》的争议,恰恰证明了国产剧在“大女主+权谋”赛道上的探索价值。它或许不够完美,但足够勇敢。
你看过《上阳赋》吗?章子怡的电视剧首秀,你觉得及格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