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笑林:不抽烟、不喝酒,一天100个俯卧撑,59岁骤然离世
在相声这一行当中,所讲究的往往是“嘴皮子功夫”。许多演员在台上幽默诙谐,凭借巧妙的机智、精湛的技巧成名。然而,像笑林这样的角色,能够凭借一副天赋的嗓音,从众多相声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独特的明星,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的歌声,如清泉般流淌在观众的心中,浑厚有力的腔调无不令人陶醉,笑声和掌声,常常会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台上笑声四起、光芒万丈的相声大家,竟然会在五十九岁便悄然离世。从确诊到离世,仅仅不过一个月的时光,竟如梦一般匆匆逝去。一个身体硬朗、生活井然有序的男人,怎会在最无预兆的时刻,便从这个世界中悄然离开?
笑林,本名赵学林,原本出身普通家庭,家境并不显赫,但他那副天生的嗓音,却堪称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年少时,他便在街坊邻里中凭借几句京剧哼唱,吸引了不少观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迷上了相声,觉得这门艺术不仅能让人发笑,还能融入唱腔,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当时,笑林年少气盛,嗓音洪亮,总能在文艺活动中脱颖而出。他的勇气和气吞山河的嗓音,使得他的表演风靡一时。日后,他幸运地成为了相声界的巨匠——马季的门下弟子。马季早已是相声界的权威人物,他对演员的要求极为严格,笑林并非一开始便因口才出色而被看中,而是因他那副能唱善道的嗓音。马季常说:“相声不光是说学逗唱,唱得好,才能为段子增色。”笑林深受这句话的启发,潜心练习嗓音,刻苦钻研唱腔,将“唱”这一环节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那个时代,许多相声演员主要依靠幽默的包袱和巧妙的逗趣来吸引观众,而像笑林这样将唱腔与相声表演融为一体的人却极为罕见。他的节目总是先来一段京剧或流行歌曲的演唱,歌声婉转悠扬,再配以逗趣的台词,笑点自然从那曲中生发出来。像他和李国盛合作的《学唱》,就把京剧与相声结合得天衣无缝,演出现场的掌声往往响成一片。
笑林的相声,表面上笑点频频,但细细品味之下,常常能感受到些许人生的哲理。他的段子不仅仅是为了博取笑声,更多的像是通过歌声和幽默,表达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时光流逝。比如他有一个关于老北京胡同的段子,表面上是嬉笑怒骂,实则充满了对老北京生活变迁的深深感慨。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但心中却也难免泛起一丝酸楚。
更值得一提的是,笑林在台上充满即兴发挥的天赋。一次,他在演出时看到台下有位老人乐得拍打大腿,于是他临时加了一段戏曲唱腔,模仿那位老人的神态,引得全场爆笑。舞台上能随时应变、灵活应对的能力,非但不容易获得,而且极为难得。
除了传统的相声表演,笑林还与时俱进,在90年代便尝试将流行文化与相声结合,他改编了不少流行歌曲,唱得高亢激昂、游刃有余。虽然有人指责他是在“赶时髦”,但笑林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若不与时俱进,如何能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
笑林的私生活,也堪称健康典范。朋友们提起他,常常称他为“健康教科书”。他戒烟戒酒,每天早晨跑步,晚上做俯卧撑,一口气能做100个。那些圈内人都见过他撸起袖子,趴在地上做俯卧撑,标准得像健身教练。他常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锻炼身体,保持嗓音。饮食方面,他从不碰油腻食物,蔬菜水果常备,不熬夜。即便在朋友聚会中,他总是那个只喝白开水,聊得最开心的人。
然而,就在2015年,笑林突然查出了重病。对于他的病情,圈里人多半选择了避而不谈,只说是“治不了的那种”病。从确诊到离世,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震惊了。谁能想到,那位台上风采依旧、身体健康的笑林,竟会如此突然地离开?
笑林的去世,让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他那么健康的身体,怎么也会得上这种病?医学界的解释虽然复杂,但无法否认,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笑林的自律和追求完美,也许积累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不曾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力求每一场演出都做到最好,嗓音永远保持最佳状态,包袱一定要响亮,观众若不笑他便不甘心。
笑林曾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人这一辈子,乐呵最重要,甭管多大岁数,保持颗年轻的心。”他做到了,59岁的他,台上台下都像个永远年轻的人。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他未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唱更多的段子,去带给我们更多的欢笑。
今天,笑林已离去,但他那独特的嗓音、经典的段子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无论是《学唱》还是《胡同旧事》,这些段子至今仍在网络上流传,成为年轻一代相声演员的标杆。虽然他在59岁便谢幕,但笑林的影响依旧深远。愿他的精神得以永存,带给我们更多的欢笑与思考,愿他在另一个世界,依旧能唱出那属于他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