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相声演员沦落街头卖草莓,曾退出德云社,路人合影也得买两盒
在中国,德云社一直是相声领域的领军者,吸引了众多年轻演员加入。而高晓攀的崛起,离不开郭德纲的悉心栽培和他本人的努力。在传统相声舞台上,他的表现同样出色,凭借独特的观众缘和快速反应,迅速成为德云社的重要成员之一。
2008年,高晓攀成立了“嘻哈包袱铺”,这个相声团体突破了传统相声的框架,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通过将现代元素融入相声,嘻哈包袱铺成功打造了属于新一代的相声风格,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
在这一过程中,高晓攀不仅成为公众人物,还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上,打破传统相声的界限,开始涉足电视剧、电影等多个领域。2015年,事业迎来巅峰,他登上央视春晚,与冯巩合作的小品《小棉袄》让全国观众捧腹大笑,也让他正式进入了全国观众的视野。
2017年和2022年,高晓攀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尽情展现才华,成为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凭借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出色的口才,他不仅屡获奖项,还成为中国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然而,成功背后常常隐藏着挑战和转折。高晓攀在相声界的巅峰后,面临着自我认知的困境。随着时光流转,曾经在春晚舞台上风光无限的他,如今却出现在河北保定的一条街头,卖起了草莓。
2023年3月,他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视频,画面中的他穿着军绿色夹克,头戴鸭舌帽,坐在草莓摊前,热情地向顾客推销家乡草莓。视频中的他依然幽默风趣,与顾客开玩笑,甚至调侃:“拍照要买两盒草莓哦!”
这一幕让不少人感到震惊。曾经光芒四射的相声演员,竟然站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前卖水果。对此,有人表示不解,也有人表示理解。从视频来看,卖草莓并非出于生计,而是高晓攀想要推广自己家乡的草莓,向大家展示保定农产品的魅力。
面对相声行业的竞争和挑战,他并未放弃。草莓摊不仅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他希望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家乡特产的方式。高晓攀并没有因为暂时的低谷而放弃自己,而是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与大众互动,传达自己“不拘一格、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背后展现的是他对生活的另一种理解,同时也暗示着他如何在传统相声艺术和现代商业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如今,面对流量为王的时代,传统艺术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如何走出自己的新路,成为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高晓攀的相声之路充满了辉煌与成就。从小就对喜剧充满热情的他,注定会在这一领域大放异彩。虽然他来自河北保定,并未接触到深奥的艺术,但天生的幽默感与表演天赋让他在曲艺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14岁时,他便开始跟随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宝华学习,相声之路就此开始。多年的努力使他成为了相声界的新星,期间还拜相声大师冯春岭为师。
随着技艺的提升,高晓攀在相声界逐渐崭露头角。德云社的成立成为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作为德云社第一批成员之一,他在郭德纲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相声的精髓,并凭借独特的演出风格,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逐步成为相声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尽管在相声界成就显赫,但随着德云社的壮大,内部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寻求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德云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对于高晓攀而言,卖草莓不仅是一种谋生方式,更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尽管相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创新的勇气。
无论未来如何,高晓攀的转型之路为相声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传统艺术并不需要在流量面前低头,它可以通过自我更新和跨界融合,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讨论!
文 | 老方医学杂谈
——完——
百度百科——高晓攀
北京晚报:高晓攀:相声的黄金时代就是郭德纲最火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