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拍“全女片”,也就是《向阳·花》这样了

2025-04-2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向阳·花》这部电影,让我看完之后觉得有点难以评价,因为感觉冯小刚的风格几乎没见着。虽然第五代导演快要被历史抛弃,但冯小刚这样的导演,总会让人期待他的个人印记。可看完这部片,我实在难免觉得这部电影有些代拍的感觉(或者他根本只是监制),拼接感很强,时而像普法栏目,时而像剧情不够真实的犯罪片。若不是全员女性阵容,我可能连5分都给不上,算是满分10分吧。

《向阳·花》上映前最大的噱头就是全女演员阵容,所以它备受关注——毕竟拍过《老炮儿》的冯小刚,这个“老男人”拍全女阵容,能拍出啥?他可是《芳华》里的大凝特凝啊。看完电影后,我发现或许是我预期太低,这部片也不算彻底翻车。

它没翻车的原因在于,电影还是揭示了一些女性题材电影的可能性:电影把焦点放在人性上,而非单纯的女性议题。主角是女性,但电影没有聚焦女性议题,而是更多探讨边缘人的社会问题:比如刑满释放人员如何重新融入社会,个体遭遇不公时能否以暴制暴。

这其实是一次性别的替换——往常这种边缘人物的题材,往往是男性担纲主角,但这次却换成了女性。这样一来,它反映出“第二性”这一标签的弱化,男女在电影中的叙事权力变得平等了。罪犯、暴力、底层这些以前和男性气质挂钩的标签,第一次被打上了女性的标签。冯小刚自己也说:“这些女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或坏人,她们身上有种被生活逼出来的狠劲,这种复杂的人性让我着迷。”因此,这部电影也不必非得局限于讨论传统的女性话题。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和男人一样没有过多的性别纠结。比如赵姐丈夫的戏份不到五分钟,最后连镜头都没给;其他女性角色的情感戏也几乎没有。

这部电影在某些地方,甚至反向挑战了传统女性观念。赵姐因为生活不顺,直接带着孩子上天台(冷酷宝妈);听说孩子可以过更好的生活时,她很快就接受了(母职完全不留恋)。就像戴锦华说的,《末路狂花》通过将黑帮片的中心人物替换为女性,这本身就体现了进步。而《向阳·花》某些时刻,也让人不禁联想到雷德利·斯科特的经典之作:赵姐和兰西雅生活在大城市,日子朝不保夕,甚至有些逃亡的意味。她们的自觉逃亡,正是从不自觉的社会压迫中开始的。她们出狱后,虽然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却因为有过牢狱之灾这个“污点”,反而被社会一次次拒绝。甚至赵姐最后暴怒打老男人时,也有点公路片中的侠女味道。

但正如标题所言,“男人拍全女片”,也就这样了。显然,这部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女片,虽然演员全是女性,但导演、编剧、原著作者都是男性。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向阳·花》才出现了不少问题。用性别视角来看待电影,确实是必要的。就如戴锦华所言,即便是《末路狂花》,她也认为它并非典型的女性电影,因为它是由男性导演拍的,处在男性主导、男性规范下讲述的故事。

展开全文

而《向阳·花》则问题更大,直接给女主角们设定了“婊子小偷”的角色。浪子变成“婊子”,这不仅仅是性别翻转的叙事,它依旧带有潜藏的厌女情绪。两个女人看起来像是女同性恋,但她们的生活并不像女人,更像是随便把男人的生活翻过来再用女人演一遍。男导演拍的“女人英雄之旅”里,必定少不了强暴戏。当那个黑心老板一现身,我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赵姐穷得只能租两百块的房子,生活在贫民窟却每天穿得性感十足。更荒谬的是,近来男导演们拍女人题材电影,居然经常让女演员去卖壮阳药酒,顺便还要配上性羞辱的台词。赵姐和兰西雅也在公园卖劣质药酒,巧合的是,她们又碰到了邪恶坏蛋。连《值得爱》也有类似情节,让我不禁感慨:千禧年那么多好东西,怎么只有壮阳药酒印象最深?这些男导演,似乎脑袋里总是潜藏着一种厌女的程式,只要稍一放松,便会不自觉地显现出来。

这部电影的原著作者及编剧虫安,是真正蹲过监狱的,也算是近年来非虚构作品中的热门作者。《向阳·花》的原著《教改往事》基于他在监狱担任特岗犯时听到的故事,虽然还原了一些监狱生活的细节,但对于女性犯人的真实生命体验,显然没有真正掌握。而关于女性联盟的描绘,主创们也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她们想象中的女性帮派生活,就是打打杀杀,姐妹情深然后一起去报仇,感情最高潮部分就是拜关公。虽然我认可电影中性别替换的进步,但这里还是要指出:性别替换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转,女人们的生活可不该仅仅模仿男人的模式。

2013年的美剧《女子监狱》就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女性囚犯的生活:抱怨饭菜不好吃会被“卫生棉三明治”,女同告白未遂会被恶意报复......监狱生活也是分等级的,老大们通过控制卫生棉、零食来建立权威。国产片和国外片肯定有区别,但男女监狱生活的差异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女子监狱》至少有一项,国产片是可以借鉴的,那就是卫生棉的符号意义——这也成为了近年来国内社会热点讨论之一。可惜的是,《向阳·花》中,卫生棉仅仅是台词的一部分,实际呈现的极为少。

总的来说,这种看不清男女界限的观感,始终贯穿整部电影,给人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想夸又觉得不对劲,想骂又觉得它也不是最糟的。但正如许多人指出的,如果这部电影的主角换成了男人,票房可能会大不相同。想到这里,还是觉得冯小刚不错,他眼里似乎不仅仅是票房。从《老炮儿》到《北辙南辕》,再到《向阳·花》,虽然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进步不大,但相比同代导演,冯小刚的确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快七十岁的老导演,仍在尝试与我们对话,看到这一点,不禁有些感动,算是给他留点余地吧。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我心里就猜到可能会是这个样子,但既然演员全是女性,我还是去了。最后,看到那张全女阵容的海报时,虽然知道这是刻意煽情,但我还是稍微有点开心(大约40%的开心)。毕竟现在电影市场上,全女或大部分女演员的作品还是太少了。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