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七天就有一次离婚的念头,这部台剧太敢拍了!
最近,米粒妈陷入了剧荒,看遍了各种热播剧,发现现在的偶像剧总是重复着三大经典套路:久别重逢、狗血设定和同居定情。演员们长得好看,制作也挺精良,但剧情实在是套路化,感觉有点审美疲劳。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偶像剧洗礼,连老母亲的少女心都难以撼动。
正当她苦恼之时,转头看向港台剧,居然发现了一部不一样的生活剧——《童话故事下集》。这部剧由视后柯佳嬿和实力派演员刘以豪主演,讲述了林宜玲和公婆同住后,在生活琐事中重新审视婚姻意义的故事。刚上线时,这部剧就冲上了热搜,收视和热度都相当不错。
看完之后,很多网友开始反思:婚姻到底是怎样的?爱情的真相是什么?
### 爱情的上半场,像是童话
结婚之前,林宜玲其实并不急于走入婚姻。在片头,她参加朋友孩子的周岁礼时,心里已经开始吐槽:“结婚和生孩子就像传染病。”面对亲戚的催婚,她嘴里说:“不怪男人太少,怪我眼光太高。”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清醒的女人,最终还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遇到了属于她的“童话剧本”。
林宜玲和老公曾学友的相遇浪漫极了。为了赶去公司交硬盘,林宜玲骑电动车时不小心撞上了曾学友。四目相对,两人立刻有了心动的感觉。硬盘摔坏了,而曾学友恰好是个工程师,能修硬盘,于是两人就自然而然地熟络了。
那时,曾学友对林宜玲特别关心。下雨了,他会追着她送伞。约好在家一起吃饭看电影,临时加班时,曾学友也一直在旁默默守候。她加班时焦虑不已,嘴里骂客户,一边想着家务事却忘记买日用品,而曾学友则在旁边安静地做着一切,默默地为她买好了生活用品。
看到曾学友的这些举动,林宜玲再冷静的心也无法抵抗了。她感受到了一种温暖,那种被接纳和包容的感觉,让她开始想着要和这个男人共度余生——即便是在她真实的脏乱状态下,他依然包容她。
米粒妈也能理解林宜玲的心情。即使经历了很多,曾经以为自己足够理智冷静,但感受到这样的温暖,依然会不自觉地渴望它,希望留住这份心安。
### 爱情的下半场,变成了生活
林宜玲带着幸福的心情步入婚姻,期待着新生活的开始,结果却发现,那个二十四孝的“王子”变成了“妈宝男”,他什么都不做,一切都依赖母亲,家务事通通交给妈妈做。每当林宜玲请求丈夫帮忙,婆婆总是冒出来:“儿子,别做了,我来吧。”婚前,他事事关心,婚后,却全交给了母亲。
更糟的是,婆婆没有任何界限感,时不时就闯进他们的房间,还早早就以做家务为由来打扰她们的休息。而且,尽管林宜玲明确表示不想生孩子,婆婆还是四处暗中催生。
在这种情况下,林宜玲感到极度崩溃,却发现丈夫完全没有察觉,甚至依旧在享受妈妈的照顾。为了维持婚姻,她甚至想和丈夫一起凑钱买房,逃离这个不断侵蚀她个人空间的环境,但丈夫始终没有行动。
在痛苦的日子里,林宜玲遇到了药房店长,一个体贴温柔的男人,这让她内心产生了波动。与此同时,丈夫也有了精神出轨,他在一场醉酒后和女同事发生了亲密关系。
米粒妈觉得,这部剧真实得让人心疼!婚姻的真相,真的就是一地鸡毛。不管婚前的表现多么完美,婚后也难免会出现变化。婚姻从两个人的事,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俩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无法要求伴侣做到百分百顺心如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
### 跳出童话,继续生活
尽管林宜玲曾一度有过离婚的冲动,但结局是,她和丈夫没有离婚。两人摊开所有问题后,男主最终决定搬出去,而女主也开始意识到,她并不愿放下这段感情。
这样的结局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已经这么糟糕了,女主依然没有离婚。米粒妈觉得,生活不是童话,它也不是那种“爽剧”。很多人都有过离婚的冲动,但冷静之后,我们会选择包容、忍让,继续过下去。
像电视剧《小巷人家》中的郭晓东,虽然有些大男子主义,但他依然是个顾家、专一、体贴的好丈夫。即使有缺点,他的优点也能弥补这一切。
现实中的婚姻没有完美,更多的是不完美中的互相经营与磨合。很多年轻人看了这部剧后,表示不敢结婚了,这其实是好事,因为婚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进入婚姻前需要慎重考虑。
米粒妈认为,如果更多的剧能呈现婚姻的真实面貌,让人们思考清楚再结婚,也许离婚率不会这么高。过去的剧如《裸婚时代》都曾展示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如今这类剧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甜腻的偶像剧。
如果影视作品能更加注重婚姻的真实面,或许我们对婚姻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进入婚姻殿堂时也能更加从容、理智,婚姻不再是冲动下的冒险,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幸福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