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相比于黄亦玫,为什么说走出泥坑的苏更生才更现实!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虽已落幕,黄亦玫的讨论依然热烈。她的完美家庭背景、无与伦比的美貌、智慧与善良的个性、以及自由勇敢的精神,成了众人艳羡的对象。
想必每个女性都希望能够成为黄亦玫,哪位男性不渴望娶她为妻呢?然而,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黄亦玫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幸运儿。她不仅出生名门,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天赋异禀,面对常人望尘莫及的成就,她却能轻松获得。
完美无瑕的黄亦玫仿佛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像苏更生这样从困境中逆袭而出的普通人,才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触摸到的现实。
1. 奋力攀登
黄亦玫的幸运和苏更生的奋斗形成鲜明对比。黄亦玫天命之幸,苏更生则不幸深重。
从小失去父亲的苏更生,随着母亲再婚,经历了继父的虐待。16岁那年,她在无助中求救,可母亲视而不见,反而责怪她引诱他人。如果继父摧残了她的青春,那么母亲的冷漠便摧毁了她的世界。
面对这样的母亲,她该如何去理解自己?如何去分辨是非对错?如何找回对生活的信念?这些问题,她不得不一一面对。自那时起,苏更生便开始在黑暗中挣扎,然而她并未被黑暗吞噬,而是握紧希望,借着青梅竹马的光芒,勇敢前行。
最终,她从那个家庭逃脱,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工作与未来。
苏更生的故事,对我们这些普通人具有更大的启示。毕竟,许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过类似的家庭困境。她教会我们如何面对过往的伤痛,并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2. 自我疗愈
尽管苏更生挣脱了家庭的束缚,但过去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她不敢接触异性,也不知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她理性过头,缺乏感性,总是保持警惕。直到黄振华的出现,才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但我认为,治愈她的并非黄振华,而是她自己愿意接纳黄振华进入她的世界,最终实现了自我疗愈。
展开全文就像我们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我们也不能治愈一个封闭自己的人,除非她自己愿意敞开心扉,接纳那些美好的人和事。
在黄振华的陪伴下,苏更生终于开始敞开心扉,努力展现自我。在与黄振华的相处过程中,她曾多次向他发泄情绪后又逃避回到安全区。虽然过程艰难,但她渐渐意识到,自己情绪的波动源自过去的创伤,而不是黄振华的错。冷静下来后,她主动道歉,诚恳表达自己对这段关系的珍视。
正是这份真诚,使她最终实现了自我疗愈。她勇敢放下防备,面对伤痛,与黄振华一起迈出了治愈的步伐。
这个过程虽痛苦,但痛过之后,她便实现了重生。
3. 传递善意
黄家人往往无法理解方协文的小心情绪。
比如,方协文邀请黄亦玫的父母参观他新买的房子,想证明自己有能力给黄亦玫带来幸福,寻求对方的尊重与认可。可是,黄家父母并不看重物质,他们不理解方协文的证明欲,冷漠地拒绝了他。方协文觉得,这种冷漠其实是在轻视他。
苏更生来自底层,深知方协文的不自信和证明自己的渴望。因此,当方协文邀请她与黄振华参观公司时,尽管黄振华显得不屑,她还是按约定去,并真诚地鼓励他,提醒他不要试图控制黄亦玫。
苏更生与那些经历过苦难而变得冷漠的人不同,她始终保持着同情心。
在结局中,黄振华因事业困境变得不自信,当苏更生的前夫出现时,黄振华情绪失控,甚至在受伤后像个孩子般等待安慰。
苏更生没有指责他,而是关怀他,用轻松的氛围让他释放不安的情绪。她真正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
4. 结语
如果黄亦玫是那颗撒在肥沃土壤中的优质种子,享受着阳光与雨露的滋养,最终自由盛开,成为一朵美丽的玫瑰。那么苏更生则是那颗在砖缝中顽强生长的普通种子,经历磨难,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给予路人慰藉。
相比那些天赋异禀的玫瑰,我更欣赏苏更生那种勇敢向前的姿态。她或许不艳丽,但她充满着活力、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