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也写过《倚天屠龙记》类似的故事,比金庸更早,甚至倚天剑的剑名都一样
说起古龙武侠,大家脑海里蹦出来的可能是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萧十一郎、谢晓峰、小鱼儿、沈浪、铁中棠这些人物,其实古龙的武侠作品多达七八十部,几遍考虑一些系列作品是同一个主角,比如《楚留香传奇》系列和《陆小凤传奇》系列,但即便再减,四五十个主角还是有的,但是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来呢?
因为上述作品基本来自古龙中晚期的成熟作品,与早期作品风格截然不同,从而也成就了古龙,如果一直是早期作品,那么古龙绝没有后来的江湖地位。古龙的早期如此不有名么?是的,那个时候古龙的名声还没起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能受多少人关注?更何况古龙的早期作品确实不咋的,漏洞百出,文笔生涩,还烂尾。
不过这倒引起了我的注意,像金庸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也是写得奇奇怪怪啊,梁羽生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还是以第一人称写的呢,但也正因为有了第一部才有第二部,每个人都有个成长的过程,这些大师也不例外。梁羽生写《龙虎斗京华》是因为《新晚报》主编罗孚的邀请,酝酿的时间很短,写的是晚清时期的义和团相关故事,因为是新派武侠开山之作,因此也引起了轰动。等到金庸写《书剑恩仇录》时,想必酝酿的时间比梁羽生久很多,而且是写其熟悉的家乡的传说,陈阁老的故事,因此写起来就顺了很多。古龙比金庸、梁羽生小十四岁,等到他二十出头出道时已经是五十年代末了,此时的梁羽生已经完成《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白发魔女传》等作品,金庸也通过《射雕英雄传》名声大噪,此时的小青年熊耀华想出圈,的确是非常难的。
但凡是都有个开始,同样爱好读武侠的古龙终于开始了他的处女作《苍穹神剑》,这部作品到底该如何评价,恰好互联网上相关信息不多,那正好让我们来详细谈一谈这部作品。当前流行的《苍穹神剑》主要有两个版本,分别为珠海版一共十回,太白文艺版一共十二回,恰好这两个版本我手头都有,为了阅读方便我读的是微信读书里面的十二回版本,经查阅内容,并无太大不同,不过据说后面是代笔,处女作就代笔了么?古龙是有多不自信还是多忙啊,连第一部作品都不肯写完么?又或者可能是他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因此不想写结尾了?这些暂且都不管,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十二回版本的《苍穹神剑》。
说起《苍穹神剑》,主人公叫熊倜,没错是姓熊,熊耀华的老本家。开场人物是星月双剑,是俩师兄弟,师兄叫戴梦尧,师弟叫陆飞白,这俩师兄弟得奇遇,遇到长白剑派的一个名宿,学得一身惊人的武功,以“苍穹十三剑”名扬天下,而后两河绿林道总瓢把子申一平设计中毒,被一个叫熊赐履的文士所救,这个熊赐履是当时康X储君胤礽的教士,看到星月双侠惊人的武功想利用他们来效力,后来胤礽失事,星月双侠带着胤礽的一子一女逃亡,后来把其儿子放弃掉包成了熊赐履的儿子,这个熊赐履的儿子就是后来的男主熊倜。
展开全文因为误会,星月双剑都死了,戴梦尧死前把武功秘籍给了当时只有七八岁的熊倜,还告诉熊倜仇人是萨天骥(一场误会,其实不是),结果熊倜后来被朱氏姐妹所救,妹妹和熊倜差不多大,姐姐大他们十来岁,是秦淮河上的金粉女子,靠卖艺为生,就主要熊倜渐渐长大,也学习了武功秘籍上的武功,然后机缘巧合受到“毒心神魔”侯生的照顾,打通任督二脉,自此武功大进,后来又被神一样的飘然老人带走传授怪异武功。熊倜年少不幸,后来奇遇不断,简直就是开挂人生了,还服下了成人形的何首乌,功力大涨。
而江湖上天阴教死灰复燃,想拉拢江湖人物,而熊倜是绝对不和他们同流合污的,因此正反对立面也出现了。(金庸笔下天鹰教教主殷天正)武侠作品离不开男女情感,在古龙这部作品中,有对熊倜一见钟情的东方瑛姑娘,还有官配女主夏芸。后来熊倜还结识了一个叫尚未明的人,算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了,巧的是这个尚未明的身世未名,其实是当年星月双剑遗弃的胤礽的儿子,让他参与反清也正是够讽刺的,人家可是康X爷的正牌孙子啊。更巧的是夏芸正好是尚未明的妹妹,由于小时候的逃亡,熊倜也可能以为她是自己的妹妹。不过结局倒不是有情人终成兄妹的狗血结局,而是被误会的仇人萨天骥成了夏芸的养父而夏芸并不知情,等到女婿要去见老丈人的时候突然发现老丈人竟然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大仇人,于是想一刀杀死了他,结果夏芸一个翻身阻挡,两个人都死了,死了也算了,萨天骥死前说出自己并不是夏芸的生父,于是熊倜自杀了。
埋下了无数的坑,就这样大结局了!据说古龙自己评价《苍穹神剑》这部作品:“那是本破书,内容支离破碎,写得残缺不全,因为那时候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正事……”《苍穹神剑》中最有名的是星月双剑的“苍穹十三式”,也是后来熊倜的拿手武功,这十三式是哪十三式呢?经反复查询统计,最终我找到了十二个名字,金鸟初生(起手式)、落地流星(第五式)、泛渡银河(第十式)、天虹倒戈、星临八角、顷刻风云、北斗移辰、日月双分、太白经天、漫天星斗、云如出涌、八方风雨(可能不算),古龙是会挖坑的,就是不填满,不过这些名字基本都和日月星辰有关,也怪有意思的。处女作嘛,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写,因此这样的自我评价也是很真实的,当前古龙先生自谦的,《苍穹神剑》也并不是那样一无是处,写得虽然确实有一定问题,但对于我这个读过无数武侠作品的人来说,至少也一口气读完了,这就说明故事也很吸引我啊,何况这时的古龙才二十出头啊,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早就有一代巨匠的潜质了。
不仅如此,《苍穹神剑》这部作品对于后来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苍穹神剑》里面有两把神剑,一把叫倚天剑、一把叫贯日剑,这两把剑形式、大小甚至锋利全都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剑柄上用金线缕成的两个字不同,倚天剑是“倚天”两字,贯日剑是“贯日”两字,更重要的是这两把剑之间藏着一个大秘密,什么秘密呢?倚天剑和贯日剑的秘密,(熊倜)他根本就无意去知道。古龙《苍穹神剑》结尾前提了这么一下,但坑就不填了,两把剑互砍一下是不是会有武功秘籍掉出来?或许有可能吧,但这个秘密永远不解开了,因为《苍穹神剑》随着熊倜的自杀而结束,也没有续书。金庸在写《倚天屠龙记》前写了部《鸳鸯刀》,表面倚天屠龙的思路可能来自《鸳鸯刀》,但武侠小说家们肯定也是热爱读武侠小说的,《倚天屠龙记》又正好是《苍穹神剑》连载完结的后一年写的,恰好剑的名字都一样,这就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了。
另外,武当七侠和武当四子,天阴教和天鹰教,天阴教的庞大组织架构和明教的架构相似。古龙写各大门派高手对抗天阴教,金庸来了个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这难道全部都是巧合?如果金庸写《倚天屠龙记》时确实大受《苍穹神剑》的启发,那么我觉得这部古龙武侠处女作的江湖地位还能再拔高一点。当然,古龙埋下的坑自己没填,金庸既然借用了倚天剑的名字,那就顺便把坑给填了,两把神兵的终极秘密就在于相互砍、往死里砍,不知道当年的古龙是不是这个意思,而这悬念永远无法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