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音源数据分析:跳楼机热度足够高,王源确实还需要努力
《天赐的声音》,这是一档新近推出的节目,然而当笔者游走于各大评论区时,却发现路人们的嘲讽声此起彼伏,犹如潮水般汹涌而至。望着这一季的阵容,心中不禁揣测:是否能诞生出一首传世之作?可谓未可知。
随着第一期的播出,我们不妨遂其流,关注一下这些歌曲在音源数据上的表现。
首先,谭维维与黄子弘凡的《转身即心痛》,截至笔者动笔时,实时在线听众仅为1427人。此曲舞台表现尚算可圈可点,黄子弘凡的歌喉更是雄浑有力,副歌部分的八度和声搭配,谭维维的高亢震撼与黄子弘凡的雄浑深情交织,听感颇佳。然而,曲调的节拍却显得过于缓慢,缺乏应有的张力,因而在流行领域的爆发潜力亦显得渺茫。
接下来,吉克隽逸与王睿卓的《大山》实时在线人数仅为438人;杨坤与王赫野的《下完这场雨》也不过459人。两首歌的观听数字均偏低,未免令人失望。我原以为,借助杨坤如今的热度,能在流量的助推下创造一波热潮,然而现实却与预期大相径庭。前者《大山》数据不佳,固然可因其语言特色而理解;而后者则是因改编之失使得可听度大打折扣。
随之而来的,是张碧晨与刘宇宁联手呈现的《少一点天份》,在线人数达到了1831。尽管这首歌并未让我加速跳过,刘宇宁与张碧晨的合作却使我生出一丝希望。即使此曲未能绽放璀璨的光芒,但两位歌手的嗓音极其适合演绎流行情歌,絮语间,似乎每一首歌都有潜质成为热传播的原声带。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身高差异更是颇具喜感。
王源与姚晓棠搭档的《下一个天亮》吸引了4327名听众的光顾,正因之前曾提及对王源的高度关注,故难免多言。在这一舞台上,王源的表现并不算抢眼。无论主歌或副歌,似乎都未能展现出其过人的唱功。若执意找寻主歌的特色,唯有那清晰的音色相映成趣。副歌的“那”字触及G4,较之于《我是唱作人》时期,王源现如今在G4的表现已然没有了断层。但这也因其在前半段演唱中选择了头声为主。鉴于目前的听感,胸声比例偏低,闭合能力尚需增强,声音的“亮度”亟需动态呈现。这些都是王源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对年轻的王源我们无须高估,期待几年后他在演唱上的飞跃。
最后,张靓颖与王以太的《跳楼机》,在线人数已达到惊人的7587人。无疑,这首歌的热度与短视频的传播力度不容小觑。虽然我并不赞同张靓颖与王以太的改编魅力,作品的选择显然是为了流量,增强了歌曲的律动感,却也失去了原版的聆听魅力。
综上所述,在《天赐的声音》中,各个作品虽各有千秋,然也有其不足。欣赏音乐,固然需要共鸣,但也需包容。愿诸位在追求艺术的旅途上,能够保持一颗热爱与向上的心,携手共进,找到自己所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