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火爆大江南北的《战狼2》折射出的200多年的奴化,你懂吗

2025-04-20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战狼2》上映至今整整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期间,其票房更是一路飙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突破53亿大关,打破华语电影票房之最,远远甩开了票周星驰导演的华语电影《美人鱼》33亿的票房神话。

《战狼2》为何如此大火?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值得耐人寻味。

当然对于这些因素促使这部电影爆火,明月也无可否认。然而,明月认为作为一名观众,如果用心品味贯穿于电影所宣示的爱国主线,其内在更深层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跪着的时间太久了。

当一个人,长久卑躬屈膝他会心生不满,久而久之会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当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落后挨打,他们的国民自尊心会受到极大挫折;当一个民族落后百年于西方,那么这个国家的民族自信心也会磨蚀殆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当对自己没有丝毫的自信,内心极为自卑之时,这样的国家民族还有救吗?

常听国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只要是外国的,无论什么东西都比中国好。

展开全文

中国人这种崇洋媚外的思维定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难道悠悠中华文明最后遗留下的就是这样一堆腐朽不堪的思维格局?

非也。应该说相对于百年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五千年以来的高度发达的先进文明历史引领了世界发展的格局。

那为何如今的国人在思想意识领域如此的卑微?

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得通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先秦时期的国人,忠君义胆,心性粗狂,不为名利所累,慷慨义士大有人在。侯嬴自刎以送信陵君;田横五百士自戕于孤岛;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三刺赵襄子。此时的中国人自信慷慨而激昂。

汉唐文明多次以农耕文明战胜草原文明,甚至将响当当的匈奴、突厥逐出中华,此时的人民包容开放,自信豁达。

宋明以降,虽趋于保守,但国民谦和以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铮铮铁骨犹然尚存。

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拳拳赤胆忠心。

文天祥

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自信慷慨之义。

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

无不显露自先秦至朱明,国人的自信、慷慨和激昂。

然而,满清入主中原后不久,对汉民族实行了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野蛮政令,妄图从峨冠博带的衣冠服饰上彻底消灭汉民族的精神纽带。

为了保持汉民族独特的人格精神,华夏精英带领着族人进了五十余年的殊死抵抗,满清蛮夷竟然连续制造了骇人听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绝人寰,数百万人惨死于蛮夷之手。

汉人的精神领袖被屠杀绝迹,民族的举旗手轰然倒塌。

从此,我们做起了满清的走狗。在满清朝廷里只有狗才配自称“奴才”,汉人大臣甚至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汉民族竟然沦落到连狗都不如的境地,民族自信心彻底坍塌。

此后的满清政府懦弱无能,大好河山尽皆沦丧,国土被列强瓜分,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八国联军侵华

作为泱泱中华一国之主的慈禧,面对八国联军甚至说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帝国之欢心。”此等苟颜无耻,奴颜婢膝之语。

可见此时的中国从上到下已彻底跪服于地,唯一剩下的只有任人宰割的宿命了。

如果没有满清蛮夷的入侵,中华峨冠博带的衣冠服饰或许还能流传至今,至少不会陌生;如果没有满清鞑靼的统治,汉民族的铁血自信不可能大面积流血休克。

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前不久吴京先生说过的话:“有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贱不贱啊!”

吴京先生说这话也许没有特定的对象,但部分愚昧无知的国人却至今仍然跪在地上,舔着西方人的脚趾头,其令人作恶的丑态,无以复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一部战狼,数亿票房,无数好评,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即将崛起于世界之林的吉兆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