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麦郎第一场巡演只有9个观众,但一般人没资格嘲笑他
庞麦郎,这位来自陕西的歌手,能够在当年声名鹊起,确实不简单。虽然他的音乐可能跑调,甚至不算专业,但能够让自己火起来,绝对是一种能力。他的独特风格让他在众多艺人中脱颖而出。
不论他的歌曲质量如何,不论他的唱功如何差劲,能有那么多听众和支持者,说明他至少有些亮点值得肯定。即便是他的勇气,在一般的草根身上也相对缺乏。总之,我自认为没有资格去嘲笑他。
他那种“我不在乎”的勇气,反而让他敢于尝试。而我们这些拘泥于面子的人,往往无法如他一般勇往直前,结果注定平庸。即使当年的凤姐“语出惊人”,也展现了她的勇气。
不过,庞麦郎身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他的做法不能全盘模仿。毕竟他最后由于“人设”无法维持,精神出现了问题,还不得不去接受治疗。他那种偏执和纠结,确实不值得学习。
当然,不排除他背后有人在操控他的行为,故意让他扮丑以获取流量。总体而言,他的经历中有一些可借鉴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值得效仿的部分。但如今再度复出,倒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可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不怕丢脸的坚持”。
他的复出演出是在3月15日,第一场在贵州,巡演票价在100到120元之间,结果只卖出了10张票。到场的观众仅有9人,还有一个人没来。尽管如此,他依然准备了新歌和十几套演出服。
展开全文他当时信心满满地说,下一场一定会更好。果然,在接下来的场次中,上海的400张票全被卖掉,甚至一度被黄牛捞到3倍的价格,有人在二手平台上求购票。只是这些观众未必是来听歌的,很多人只是出于流量的目的来拍他,似乎只要在他身边就能沾点热度。不过,这一切也能算是相互成全,为彼此的存在带来了意义。
现在的庞麦郎比从前随意了许多,显得也成熟了不少,身体也瘦了,言语间流露出“生活的压力”,但却愈加接地气。他或许不再努力去证明“约瑟翰·庞麦郎”的人设,而更倾向于接受真实的自己,认同自己的名字“庞明涛”,并接受更为现实的生活。
虽然仍有人指责他在“扮丑”,我却认为只要他自己不在意,且是为了生计而做这样的表现,都是合理的。毕竟他的歌曲和歌词中确实有几分特色,这也是他的一种生存方式,包容为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