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赵丽颖成“笑话”,电影上线6天,谁也没想到的结果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档电影,曾在中国春节期间牢牢占据着观众娱乐的核心地位。然而,自从《私人订制》和《非诚勿扰3》相继失利后,冯小刚的喜剧时代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第二十条》取得的空前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大导演转型探索之路的正式开启。
尽管如此,尽管两部作品都涉及犯罪题材,但它们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第二十条》通过正能量的传递,获得了广泛好评,而《向阳花》却在短短六天内就引发了大量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影片都是大师级制作,都有赵丽颖的参演,然而为何它们的评价差异如此悬殊?
赵丽颖在《向阳花》中所扮演的高月香并非她首次挑战素颜、底层、粗粝角色。在《第二十条》中,赵丽颖完全没有台词,却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与现实的血肉交织,深深打动了观众。无论从演员的投入角度来看,赵丽颖在《向阳花》中的表演甚至可以说比《第二十条》更为出色。
然而,为什么这次“高月香”却未能获得预期的好评呢?或许,正是因为这部剧过分强调“女性意识”,却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在《第二十条》中,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虽然长期遭受压迫,但她依然在困境中保有自己的坚韧。尽管她的力量微弱,无法抗衡村长的权力与现实的压迫,但她的努力仍是真实且有力量的。而当郝秀萍计划通过极端方式自杀时,这正是一个底层女性所能想出的最常规方式,苦难与无奈的结合,体现了生活的残酷本质。
然而,在《向阳花》中,尽管高月香同样来自底层,面临生计压力,她却选择了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似乎偏离了影片的主题“向阳而生”。毕竟,正如人们所熟知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走正道才是应有的选择。如果生活艰难就走上犯罪之路,无论出发点多么感人,这也很难与“向阳”的主题相契合。
尤其是在高月香因屡次犯罪而被捕入狱时,她竟理直气壮地说道:“被抓进坐牢也比流浪汉,饥一顿饱一顿的强。”这一台词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冯小刚导演究竟想传递什么样的核心思想?难道生活的困苦就该以犯罪为解吗?这个设定与现实似乎相去甚远,令人难以信服。
不禁让人想起现实中的一个例子——重庆的“小林妈妈”。她的丈夫在孩子生病后选择自杀,而她自己则带着两个孩子独自生活,在街头卖小吃筹集手术费。即便生活如此艰难,她依然带着微笑,坚持为孩子拼搏,努力寻找生活的光明。这样的例子,才是真正的“向阳而生”,而高月香的所作所为则让人感到她不过是借母爱的名义行非法之事。
不久前,网剧爽文一度风靡,许多观众也曾期待《向阳花》能够摆脱这些套路,带来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然而,当影片中高月香出狱后,她与同样有犯罪背景的伙伴们在创业路上取得成功时,观众们却感到迷惑。这不正是“爽剧”惯有的套路吗?赵丽颖在剧中的角色被压抑得越深,似乎预示着后面必定会有一种崛起的“逆袭”剧情,然而这种脱离现实的情节发展让人感到突兀。
如果这部电影的主题真的是为了彰显女性的成长,那么它必须紧扣当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剧情如何巧妙,演技如何精湛,导演的名气如何大,当影片的核心价值观偏离时,观众的反应必定会受到影响。《向阳花》前半部通过展现底层女性的苦情,引发共鸣,但后半部却突然转变为“只要敢想敢做,犯罪也能重生”的宣传,这种理念的混乱注定使影片难以得到认可。
赵丽颖在两部底层女性题材影片中的出色表现,已经为她的演艺生涯开辟了新的道路。与其通过医美维持容貌,或是与年轻演员拼偶像剧的青春,不如通过沉淀,找到适合自己年龄的角色。即使没有华丽的戏服,没有精致的妆容,甚至暴露出岁月的痕迹,她依然能为自己未来的演艺道路开辟一条独一无二的路。对于演员来说,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何尝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