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第一脱口秀,却以12万字赚了1500万,莫言:他是个天才!

2025-04-08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脱口秀已经成为了大家熟悉的表演形式,主要以幽默、讽刺和即兴互动为核心。最初,它是由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与观众互动完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脱口秀大咖周立波等人。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脱口秀逐渐大众化,甚至有了新的代名词“段子手”。那些会讲段子的人在网上发布视频,十分受欢迎,吸引了大量粉丝。

本文的主角正是这样一位超厉害的脱口秀人才,虽然他的职业是作家,网友们戏称他为“被文学耽误的脱口秀”,意思是如果他不从事写作,肯定能成为一名顶级脱口秀演员。这位作家甚至以12万字的小长篇小说赚了超过1500万元,并被诺奖得主莫言赞为天才,让人自愧不如!

尽管这位作家外貌上并不如周立波那般风度翩翩,反而看起来像个农民工,穿着随意,头发凌乱,平时不修边幅,但一开口,他的幽默感十足,妙语连珠,常常让人捧腹大笑,堪称当今文坛的第一段子手。

例如,在某节目中,当主持人问他为何能避免写作烂尾时,他解释道,自己小时候曾患过阑尾炎,动手术后,阑尾被切除了。他幽默地回忆道:

展开全文

他说,自己小时候有表演天赋,每次犯错,父亲准备惩罚他时,他就装作肚子痛,这样父亲就会转而关心他的肚子,忽视他犯的错。但有一次,这招失败了。当他说肚子痛时,父亲摸了摸他的右下腹,问他是不是这个地方痛,他连忙点头。接着,父亲开始按阑尾炎的症状询问,他都点头答应。于是,父亲便背着他去了医院,准备动手术。直到护士把他绑住准备做手术时,他才喊道:“我不疼了!”可是已经太晚了,父亲坚持认为他是在撒谎,结果还是给他麻醉并割除了阑尾。

这段子让人忍俊不禁,简直是脱口秀界的极品笑料。甚至连周立波都望尘莫及。

这位作家还和鲁迅一样,经常自称“弃医从文”。他曾是一名牙医,虽然他也承认这有点夸张,说自己能拔牙而已。作为牙医,他工作了五年,拔掉了10000多颗牙齿。当被问及为何不继续当牙医时,他回答:“我不喜欢每天看别人张嘴,那是世界上最没风景的地方。”

再问他为何转行写作时,他说:“我想进文化馆上班,因为那帮人整天在街上游玩,我就很想去文化馆工作,那里可以不工作。”于是,他开始学写小说。他幽默地说:“虽然我认识的字不多,但写小说足够用了。”

他承认自己没有写小说的经验,所以找来一本《人民文学》研究,“看什么时候用引号,什么时候用逗号,什么地方应该是句号。我大概看了两页,觉得行了,就开始写了。”

从这些段子可以看出,这位幽默的家伙就是余华。余华自己也调侃说,自己走上写作之路的过程,基本就是在说段子——根本没有什么神秘的技巧,只是看了两页《人民文学》后,顺利进入了写作状态。

余华的脱口秀能力真的很强。他曾形容自己的写作速度与莫言的差距:“莫言写作就像打篮球,进球特别容易,状态很快;而我写作像踢足球,90分钟过去了,还是0比0!”

他还说,完成一部小说后的感觉像是“失业”。想问他,这种失业感是不是很爽?因为每当他的小说一发布,大量收入随之而来。

有次,他谈到写作如何受时代影响,说自己有一个人物原名杨红梅,但因为当时大家都在做核酸,觉得“杨”字不太顺口,于是就改成了“殷红梅”,还顺便把人物的哥哥和父亲的姓也改成了“殷”,这一系列改变让他笑称:“这是第一次父亲和女儿同姓!”

还有一次,他讲述了一场足球赛。余华、莫言和刘震云三人将作家史铁生背上火车去沈阳参加足球比赛。史铁生因双腿瘫痪坐在轮椅上,余华幽默地说:“他们根本不敢踢,怕一脚把史铁生给踢坏了!”余华开玩笑地说,如果国足也请个坐轮椅的作家当守门员,说不定就能进世界杯了!

余华也曾被问到是否认为自己比鲁迅厉害,他幽默地回答:“开玩笑,鲁迅是海归派,我是赤脚医生,怎么能比得上?”

每次谈到自己的语言艺术时,余华都不忘自嘲:“后来的评论家夸我语言简洁,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少!”别人问他:“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的区别在哪里?”余华答:“最大区别就是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他的回答,简直就是为了搞笑而故意的。

虽然余华常常自嘲和幽默,但他确实有一些过人的写作才华。你难以想象,曾经高考落榜的他,做了五年牙医,拔了10000多颗牙齿后,竟然能在一年后进入文坛,并在四年内就声名大噪。

余华的创作也有“草根逆袭”的意味。他在早期作品中擅长表达冷酷、恐怖的场景,用血腥暴力来展现人生的痛苦,这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余华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那些血腥的场景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中国人的命运与苦难。余华也因此成为了全国知名作家,得到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尽管电影版的《活着》比小说更吸引人,但它并未完全展现出原著的深度。电影中的故事更轻松、幽默,而小说中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

总之,张艺谋的电影将余华推向了更广的舞台,让他成为中国文坛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尽管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作品依然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余华的《活着》所展现的苦难和悲剧意识,也成为中国文学中的一大特色。虽然他的作品后来影响力有所下降,但《许三观卖血记》这部小说的表现,还是证明了他在文学上的深厚功力,继续受到了读者的热爱。

余华的创作旅程,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也展现了他从普通牙医到文学巨匠的逆袭。尽管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佳作,他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