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救场反成工具人?实力歌手24小时极限备战仍遭淘汰
谁能预料到呢?曾经凭借《我不是黄蓉》统治华语乐坛的王蓉,竟然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成为了让人心碎的姐姐。
当王蓉的名字突然登上热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天呐,她还活跃在娱乐圈吗?”而随之而来的第二反应则是:“节目组是不是在欺负人?”
这一切要从那个令网络沸腾的初舞台开始说起。当王蓉在台上穿着闪亮的短裙,唱着跳着《我不是黄蓉哎呀》时,00后观众或许觉得新颖,但对于经历过彩铃时代的人来说,她可仿佛重新唤醒了他们的青春记忆——她不是曾经那个承包我们手机铃声的电子音女王吗?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姐姐为了节目录制熬夜排练,把两首经典歌曲串烧得天衣无缝,甚至还有一段被剪掉的炸场rap。不幸的是,这位临时被请来救场的专业歌手,刚刚凭实力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却又转眼遭遇淘汰,真是意外得令人难以置信。
节目组的决定简直像是在拍偶像剧一样离奇。例如,王珞丹在采访中淡淡表示“节目请了我五季”,转过头来却看到曹颖红着眼圈质问:“为什么第六年才找我?”
更为讽刺的是,51岁的曹颖仍在惋惜自己未能赶上45岁的巅峰期,而临时顶替的王蓉却连懊恼的机会都没有——接到通知不到24小时,她就带着团队连夜改编歌曲、排练舞蹈,最终初舞台的镜头却被剪得支离破碎,连备好的说唱部分都成了“未解的谜”。
展开全文这根本不是什么比赛,更像是来当工具人的。镜头扫过候场区时更是让人心痛,倪虹洁和吴宣仪对着镜头撒娇卖萌,叶童与祝绪丹的互动被制成了表情包,但角落里的王蓉却几乎不被注意。如果不是淘汰名单的公布,观众几乎快要忘了这位姐的存在。
如今回想起她在社交平台上那句“准备过程很尽兴”,简直像是一个职场上背锅却必须强颜欢笑的打工人。真人秀里根本谈不上公平,某些人自带热搜体质,而另一些实力却只能做背景板,情怀在这种环境下也开始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然而,观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当王蓉的淘汰消息突袭热搜第三,评论区瞬间崩溃:“节目组是否该看看自己淘汰了谁?”“当年她开麦唱跳时,某些姐姐还在玩泥巴呢!”最触动人心的是那条获得五万赞的评论:“救场的人救了收视率,却救不了自己的命运。”这句话像是揭开了内娱的残酷现状,让每个人看清了在流量为王的世界里,有时实力还不如你懂得来事。
如今,回顧初舞台,王蓉在灯光中尽情跳舞的身影,分外令人怀念,仿佛将时间停驻在她身上。然而,娱乐圈的规则却早已翻天覆地。那些我们自认为永不会过时的实力派,最终也敌不过算法推流的网红姐姐。
所以,问题来了:当我们对淘汰名单倍感不平时,究竟是在为王蓉鸣不平,还是在为所有被流量辜负的实力派感到心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