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香上桌,对国产片很重要
《向阳·花》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很特殊的女性。
在此之前,少有国产片会将镜头对准这个接近于“隐身”的群体。或许有人会将她们称为“劳改犯”“坏女人”,也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看完这部电影,才知道她们的名字叫做:刑满释放人员。
这也是清明这个档期,尤其想要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的原因。
不仅仅在于电影本身,也因为有些人、有些事,值得被我们看到。
片中的女主角高月香之所以入狱,是因为穷。没钱给女儿购买20万的人工耳蜗,走投无路,只能铤而走险。
但很讽刺的是,在她去坐牢之后,她丈夫就因为嫌弃女儿是聋哑人、是拖油瓶,直接将她给遗弃了。
高月香在监狱里为了女儿跟人打架,想女儿想到流泪。她不知道女儿早就进了福利院,还被人取了新的名字。
在监狱里,与高月香最亲近的狱友是一名女贼,叫黑妹。
黑妹也是聋哑人,眼神倔倔的,只能比划手语。因为这个原因,高月香对她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高月香没钱,黑妹的“家人”倒是时常寄钱过来。但这是因为黑妹从小在贼窝里长大,坐了牢,外面的人还给她寄钱,就是为了告诉她:出狱了,就还得回去做贼。
出狱之后,两人都想告别从前的生活,重新做人。但这并不容易。
高月香去酒店做保洁,客人丢了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就污蔑是她偷的。老板搜她的随身物品,搜出那张刑满释放证明,立刻就在心里给她定了罪,即使后面证明不是她偷的东西,也要辞退她。
被逼搜身的那一刻,高月香不得不当着众人的面,脱下工作服。
这个物理层面上的暴露动作,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喻:很多时候,刑满释放人员,就是这样被暴露在社会的冷眼、歧视和偏见里。
更让人觉得心疼的是,明明她们已经想要改变了:高月香决定靠劳动、靠双手赚钱。黑妹宁可受伤、乞讨、流落街头,也要脱离那个贼窝。
生活还是没有善待她们。
《向阳·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写实。
影片的前半段,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向观众们展现了一段很真实的牢狱生活。
这部分的戏也不是搭的景,是在废弃监狱里实拍的,所以就更能让你有那种身临其境的逼仄感。
当主角们走出监狱之后,刑满释放的生活,也没有太多被美化的部分。该被歧视还是被歧视。
好在,写实并不意味着憋屈,《向阳·花》也并不是一部卖惨的电影。甚至可以这样说,它不卖惨,只卖“强”。
之所以讲述高月香的故事,不是为了让你看到高月香有多么委屈,而是为了让你看到她的反抗。
面对平白无故的脏水,她没有太多做什么无意义的自我辩解,直接说,给你搜。
而当对方承认自己的确冤枉了她,她也没有接受那些虚情假意的道歉,而是直接说:“拿钱对不起咯。”
这一刻,不知道你怎么样,反正我还是挺爽的。
高月香可以说是国产银幕上比较罕见的一种女性形象。
她打破了传统电影里对于“母亲”那种温良、恭顺的既定形象。
她是一个非常不好惹的母亲。
要搞钱,她就想尽办法、甚至于“不择手段”地搞钱。她完全不会在乎这样会不会丢脸、被人嘲笑。尊严对她来说不值一毛钱。
面对任何人的欺辱、伤害,她也绝对不会忍让,有仇必报。这样的她,当然没有那么完美,甚至可以说一身缺点和矛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她就是这样的一个狠人,她身上也有这股狠劲。不依靠任何人,更不惧怕任何人,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块铁。
在黑妹身上,同样也有着这种野蛮生长的生命力。很多时候,你甚至会觉得她像是一个“野兽”。她不说话,只会比手语。她也不懂什么人情世故,思维方式很简单,很直接。谁对她好,她就跟着谁。谁伤害她姐姐,她就要打那个人。
当她用那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慑。那的确是一双野性难驯的眼睛。
但这样的她,也是让人心疼的。
其实她也只是一个孩子。她本该拥有一个平淡的童年,一对保护她、教育她的父母。这些都被剥夺了。她被迫成长在贼窝里,早早地领教到社会最险恶、最弱肉强食的一面。普通人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侈。
她从来没有“选择”过做一名女贼。她的悲剧性,就在于她从一开始,就不被允许选择。
直到高月香出现。她给了黑妹一颗糖,也改变了黑妹的人生。
如果没有遇到高月香,也许黑妹的人生将重复着一种没有尽头的循环,在贼窝和牢狱之间不断游走。
但高月香让她看到了,她可以选择做一个普通人,可以选择一个真正的家庭。虽然平淡、清苦,但很幸福。
现实主义,是这部电影的基石。“高月香们”的坚韧源于一种边缘人的生存本能。她的挣扎带着市井生活的粗粝毛边,她的强悍、狡黠、狼狈,都是一种对于底层人物生存逻辑的还原。
你知道,现实中一定会有许多个“高月香”和“黑妹”,她们受困于生活的激流,但也从未停止过挣脱。无论面对怎样的“恶”,活下去,坚持下去。面对不公的命运,她们不会站在原地,等待被拯救。
她们只会选择反抗。
《向阳·花》对于人物的塑造很真实,对于人物关系的塑造,同样也很真实。
当我们感动于高月香和黑妹之间的情义时,也要看到,这其中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就在于它的“真”。
影片没有停留在一边倒的叙事里,而选择深入去“灰色地带”内探索——高月香与黑妹、与“向阳花”众人的关系,其实都是既冷又暖的。这其中尽管有着困境中毫不吝啬的暖意,却也不乏利益纠葛、计较得失的冷硬。
然而,也正是借由这些不加掩饰的撕扯、碰撞、磨合,影片才得以捕捉到了人物身上,最真实的生命肌理。
高月香之所以对别人狠,是因为她对自己更狠。高月香敢跟生活硬碰硬,所以她注定一身是刺。这让她可能会伤害到她亲近的人,甚至是她自己。然而这种矛盾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
也正是在冲突不断显现的过程里,“向阳花”们才得以照见彼此,相互的情义才越发深厚。无论有过多少次争吵、决裂,她们不会真正放弃任何一个人。每一次回头、每一次和解,才显得弥足珍贵。
“高月香们”是不幸的,因为她们都饱受生活困顿的伤害。但她们也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选择成为彼此的家人。她们的关系是相互保护,彼此托举。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多面体。正是因为《向阳·花》没有回避人物身上那些矛盾的、锋利的一面,才拍出了她们真正闪闪发光的一面。
可能,这也是我们想向更多人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
《向阳·花》或许不够完美,但它的意义不在于绝对正确,而在于一种可能性。
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国产电影正在发生的某种变革:至少,“高月香们”终于被“看到”了。
长久以来,我们努力发声,呼吁让女演员们上桌、让女性题材被赋予更多元的可能性。现在,这一切的确正在发生。
无论主动或是被动,当以冯小刚为代表的老一代创作者和其背后的行业资本,开始将镜头对准高月香——一个足够复杂、足够有生命力的女性角色时,行业的话语权已在悄然转动。
不必追求绝对的“正确”或“进步”,只需让每一位女性角色在银幕上呼吸、挣扎、抉择,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向阳·花》也证明了这一点:女孩们,发声有用,抗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