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俞敏洪回老家祭祖,老宅破旧不堪也不翻修,与老友合影白发沧桑感拉满
清明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思念先人的味道。63 岁的俞敏洪,又踏上了回江苏江阴农村老家祭祖的路。这一趟回去,他晒出了自家的老房子,瞬间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的热潮。
破屋藏旧忆,初心未曾改
俞敏洪晒出的老屋,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默默伫立在那里。墙面的漆皮像一片片凋零的树叶,大片大片地剥落,露出里头灰头土脸的砖石。有的地方,甚至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就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屋顶的瓦片,这儿缺一块,那儿少一片,风一吹,还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再瞧瞧周围,别家的房子那叫一个气派,崭新的二层小洋楼,贴着亮闪闪的瓷砖,在阳光的照耀下,晃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相比之下,俞敏洪的老宅就像个落魄的小可怜,显得寒碜极了。
网友们一看,都坐不住了,纷纷在评论区留言:“俞老师都那么有钱了,咋还不翻新一下祖宅呢?这看起来也太破旧了吧!” 面对大家的疑惑,俞敏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里装着我所有的记忆,翻新了,根就没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像一颗石子,在大家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说起来,这座不起眼的土房,承载着俞敏洪数不清的回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座小土屋就是他们一家人的避风港。全家人像沙丁鱼一样,挤在这狭小低矮的空间里。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饭桌上要是能有荤腥,那简直比过年还让人兴奋。要是想买条活鱼改善一下生活,一家人得反复盘算好久,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也就是在这座昏暗潮湿的土屋里,俞敏洪开启了他改变命运的三次高考之旅。前两次高考,他都遭遇了滑铁卢,名落孙山。可俞敏洪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像一只顽强的蜗牛,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在那昏黄的灯光下,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课本,做着习题,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摞起来都有一人高了。终于,第三次高考,他成功逆袭,考出了 387 分的好成绩,顺利被北京大学西语系录取。就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俞敏洪从这个小村子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姐弟情似海,恩情永难忘
除了老房子,俞敏洪还晒出了和姐姐、姐夫在房子前的合影。从照片里能看到,姐姐家的房子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层农村住宅,装修简单朴素,和周围邻居家没啥两样,一点都没有因为弟弟是大名人就显得与众不同。
俞敏洪和姐姐的感情,那可不是一般的好。早年,家里穷得叮当响,读书的机会就像金子一样珍贵。姐姐二话不说,把自己读高中的名额让给了俞敏洪。可以说,要是没有姐姐当年的这份牺牲,俞敏洪的人生轨迹,说不定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俞敏洪始终对姐姐心怀感恩,姐弟俩的情谊,就像陈酿的美酒,越陈越香。
老友再相聚,乡情永不灭
在老家,俞敏洪还和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伙伴们见了面。大家一见面,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背也有点驼了,但一聚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他们一边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一边哈哈大笑,笑声在村子里回荡。
俞敏洪和老朋友们拍下了合影,照片里,俞敏洪站在 C 位,两边都是和他差不多年纪、同样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友。乡亲们看到俞敏洪回来,都特别高兴,有人调侃说:“俞敏洪现在可是咱们家乡最出名的人物了,都超过当年的徐霞客啦!” 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也能看出乡亲们对俞敏洪的骄傲和认可。
创业路漫漫,传奇永流传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之一,他的创业故事,在老家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家喻户晓。1993 年,俞敏洪白手起家,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创业初期,条件特别艰苦,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但俞敏洪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对教育的执着,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仅仅过了两年,付费学生就超过了 1.5 万人,从那以后,新东方就像一辆开足了马力的汽车,发展得越来越快。在全国大部分大城市,都能看到新东方的分校,那标志性的牌子,就像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
经过 13 年的摸爬滚打,新东方成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教育培训行业的龙头老大。俞敏洪从一个农村出身的高考落榜生,摇身一变,成了商业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经历,就像一部励志大片,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心怀桑梓情,慈善不停歇
俞敏洪能被乡亲们记在心里,除了创办新东方,还因为他特别热心做慈善,时刻惦记着乡邻们。前两年回老家时,他自掏腰包,给村里 7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了 2000 元红包。老人们拿到红包,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俞敏洪是个大好人。
俞敏洪还对乡亲们许下承诺,未来五年,要投入 50 亿至 100 亿元,用来发展家乡的文旅产业。现在新东方历经行业震荡后,转型做文旅,他打算在家乡创办 “徐霞客旅游学院”,把江阴的文化名片推向世界。
俞敏洪做慈善,可不只是局限在家乡。这些年,他在陕西、贵州等地援建了希望小学,还设立了奖学金,帮助了无数贫困学生实现了读书的梦想。汶川地震时,他第一时间捐款超 1500 万元,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忙碌不停歇,身体需珍惜
如今,63 岁的俞敏洪头发都白了,可工作强度却越来越大。他不仅要管理集团的大小事务,还得直播带货,甚至一门心思研究家乡文旅。乡亲们看到他这么辛苦,都心疼地提醒他:“多休息,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在和老朋友们合影时,有人问他:“赚这么多钱,图什么?” 他笑着回答:“图让更多孩子有选择命运的权利。” 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他的大情怀。
给大家的建议
- 铭记初心:无论生活发生多大的变化,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铭记曾经的梦想和那份纯粹的初心。就像俞敏洪,即便功成名就,依然对老家的老房子和亲人朋友念念不忘。
- 懂得感恩: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要像俞敏洪感恩姐姐一样,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适时表达感谢。
- 积极奉献:有能力的时候,要像俞敏洪做慈善一样,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像俞敏洪一样功成名就,你会选择翻新祖宅,还是像他一样保留那份原汁原味的回忆?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你又打算如何平衡事业和生活,同时回馈社会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