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100遍《锦衣》都忍不了的两大槽点,好在景有多假,情就有多真
六年前的冬天,当陆绎穿着飞鱼服像个旋转木马般飞出,而古灵精怪的袁今夏在酒楼自封小爷时,追剧的热情在无数人心中点燃。
六年后的今天,《锦衣之下》依旧坚挺,锦衣奶奶们捧着发黄的电子榨菜,依然念念不忘:陆大人,和今夏的娃是不是都能酱油了?什么时候再来一次二搭呀?
这部豆瓣评分7.5的穷酸古装剧,特效经费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就是剧组用拼夕夕批发的塑料枫叶替代了大部分的布景。然而,偏偏每次重刷都能让你对着手机笑个不停。
今天我们就一边吐槽这剧的七宗罪,一边解析它究竟如何成功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
1. **剧组真穷啊**
打开《锦衣之下》,你会发现自己仿佛回到了2003版《天龙八部》的拍摄现场:御花园的假山像是儿童乐园里淘来的充气城堡,扬州码头的江水更像是PS笔刷上的波纹,枫林坳的枫树好似美工实习生通宵赶制的贴纸。
最离谱的是严世蕃的豪宅,镜头扫过那些摇摇欲坠的纸片屏风,还有他穿了几集都没换的衣服,实在让人忍不住替严家喊冤:他钱都花哪了?
剧组穷到什么程度?陆绎的飞鱼服只能靠演员的个人气质撑起来,而袁今夏的朱钗更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九块九包邮款。再看看扬州地摊上的那碗白得让人心疼的面,连酱油都舍不得放一滴,竟然还能被今夏吃得津津有味,真是让人感慨。
但正是这种“五毛特效”的美学,让观众在满屏绿幕的景象中感受到一丝别样的喜感——当陆大人与今夏在那假得要命的枫叶林中互诉衷肠时,弹幕总是迅速反应:景有多假,情就有多真!
2. **副线CP不想看**
如果说特效组是省钱大师,那编剧肯定是注水能手。上官曦和杨岳的虐恋情节,硬生生拖慢了本该紧凑的悬疑主线,仿佛把这部剧拖成了八点档的苦情剧。
每当镜头切换到他们的“我听你解释,但我不听”式对话时,锦衣奶奶们就会开启1.5倍速:直接跳到60集,重逢好不好?
然而,尽管副线像老太太裹脚布一样冗长,观众仍然乐此不疲地在这注水剧情中寻找乐趣。毕竟,只要陆绎低下眼帘,今夏用那双鹿眼抬头一笑,所有那些故意制造的误会与分离,都成了显微镜女孩们逐帧分析的糖渣。男女主太好磕了,光看陆绎的眼神开车,谁还在乎副线的存在呢?
3. **景假情真**
若深究这部剧的魅力,我们不难发现它展现了什么是真诚的“必杀技”:任嘉伦抬眼时滚动的喉结,谭松韵眼中的甜美,谢霄偷看今夏时微微僵硬的脖颈。
这些细腻的表演让陆绎为今夏撑伞时那倾斜的伞面,比任何特效场景都让人心动。即便是在横店影棚的塑料桃树下,陆绎得知今夏是孤儿后,不再取笑她的食量,而是默默地叫了另一碗(虽然看起来真的很难吃);在绿幕合成的星空下,两人渐渐靠近,今夏嘟起嘴巴,陆绎的眼神充满迷离,都让人忍不住尖叫。
当现代人早已习惯了工业糖精的情感轰炸,反而这种笨拙、带着体温的暧昧,成了情感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六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会为昭狱的铁门打开时那一束光而泪目,依然会在重刷时对着手机截图每一帧陆绎的挑眉。
在这个连晚霞都需要P图的时代,《锦衣之下》用最假最简单的布景,诠释了最真挚的情感。所谓演员的信念,是明知道特效假得令人发指,却依然愿意陪你在绿幕前演一场“生死契阔”;所谓爱情,不需要山盟海誓,真花真月下的甜言蜜语,而是细水长流,温暖如初;所谓经典,是明知存在槽点,却依然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刷。
我还能再刷101遍,因为锦衣,永远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