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武则天和武则天的艺术形象

2025-03-22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随着当下消费文化时代的来临,电视荧屏和各大网络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古装剧和以历史人物为主的朝代戏,这些历史题材电视剧以后宫剧数量最多。这些热门的剧目类型中集中表现的主体是生活在古代后宫中的女性群体,故事以她们之间的权力角逐和情感经历为脉络展开叙事,在电视剧文本中演绎了她们悲欢离合、爱恨缠绵的一生。这种现象在2014年年底的大型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的播出之后,再次引发了人们和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对于这部电视剧中重点突出的女性——武则天这一历史女性形象,也将广大收视观众的视野带回到一直被世人争议和津津乐道其传奇经历的武则天的历史人生中。

从武则天的出生之年唐甲申年开始流传至今的有关其生平的著述,以及后来人在各类的评书、小说、画本、戏曲中对于武则天的记载,武则天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着极大争议的当政女皇帝。关于武则天真实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在各类文学作品还是当下的影视剧作品中都无法做到完整真实的还原历史原貌,这也导致了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历史中的武则天可以称得上是出生贵族,家境殷实。父亲武士彟曾经做过商人,因其反隋有功,被太宗皇帝提拔成为了朝中的高级官员;母亲是隋朝皇室的后代,作为第二任妻子嫁给了武则天的父亲,也有学者评价武则天的母亲是一位出身名门的文艺女青年。综合来说武则天的起步同比于当时初入宫的其他女子来说,起步是很高的,结合当下的语境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唐代的“白富美”。在武则天入宫到逝世这段时期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人们评价她一生的最直接的依据。虽然武则天是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入宫的,但是对其后期命运产生强烈影响的,却是在太宗去世后她以王皇后宫女的身份从感业寺再次入宫这一转折性事件。再次入宫后的武则天可以说是通过自己的坚忍与智慧,在后宫职场上平步青云,从普通的宫女身份晋升为唐高宗的昭仪,再从昭仪努力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并从此与高宗一起治理国家,开始了“二圣“临朝的历史。在作为唐高宗皇后的这段时期,武则天杰出的政治才能开始显现,她一边帮助丈夫整理朝纲,一边处理军国大事。

在以帝王的身份临朝称制期间,武则天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人们对于武则天的看法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但对于其从政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改革却得到了后辈人的广泛认可,例如,大开科举、奖励农桑、广纳谏言、任人唯贤等等。武则天在位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成为世人眼中封建时代下名副其实的杰出女政治家。回归到论文前面所提及的,针对于武则天真实人生事迹的考察,人们对于其一生的评价毁誉不一,毁者把她说成是荒淫无度、诛杀忠良、大兴暴政的妇人;誉者则视之为知人待士、英明神武、勇于改革的千古女帝,这些说法的缘由也能从历史典籍和文献资料中找到解释。无论是当时的在朝为官者,还是反对势力里的诗人都对她染指皇位,并且侍奉过两代帝王这一情节加以抨击,称其为淫妇,这种看法更是对其晚年在后宫之中圈养男宠的大力否定和讽刺。然而这些不被世人所看好的历史情结却被不同程度的编撰进小说、评书、画本和舞台剧之中。综合来看历史真实中的武则天在历史长河中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功大于过,那些流传下来的关于其生平的是是非非,许多程度上也是因为她女性的性别身份,从仁义道德观念出发给予的看法。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艺术形式,更加注重其历史女性形象给当代人的核心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关注是其女性形象建构的背后所代表社会文化含义。

以武则天为主人公的电视剧中对于武则天女性形象的建构,并没有完整真实的还原历史中武则天的人生原貌。剧中的武则天是艺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历史想象、文化想象、情感想象和性别想象所进行的一种艺术虚构。这种艺术虚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时下快消文化下大众对于剧中人物角色的潜在视野期待,因此武则天的真实人物形象就被电视媒体创作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或修改。虽然无论在历史史料典籍中还是古典文学民间野史中所刻画出的武则天都被不同程度的妖魔化,但是对其丰功伟绩和卓越的政治才干的描写也在新时期的电视剧作品中得到表现。在不同的创作者手下塑造出的武则天的女性形象因其社会性别、人生阅历,个人主张、思维观念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的不同,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武则天也不会是同一类型的一代女性。

有的剧作者笔下将武则天描绘成是一个个人主义的女英雄,用个性张扬、思维活跃、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打破旧观念的思想枷锁来争取个人权益和性别解放等特征,赋予了武则天反对封建传统礼教寻求性别意识的平等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因为武则天在历史典籍中有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吏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的相关记载,一些电视媒体工作者也正面的书写了一个励精图治,聪慧能干的明君贤后的女性形象。随着世界上女权运动的盛行和女性主义理论的高度发展,被女性主义所观照的电视剧中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一种关注女性本体的生存发展和宣扬女性主导的话语权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女性导演也开始着手于对于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社会性别建构,例如第五代女性导演李少红就在她的荧幕作品《大明宫词》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位有着诗意美学和当代女性独立品格的优秀女性形象。在这部电视剧作品中作者意欲建构的是一个解放天性,充满人道主义的充分“人”化了的女性君主角色。李少红导演毫不避讳的对武则天晚年时期圈养男宠的历史进行描写,也在这几场戏中诗意的表达出一位有着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女性,不甘于臣服传统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勇于突破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不得释放本我中的身体欲望而寻找情绪的宣泄点的陈旧思想,成功塑造出一个回归自我的大唐女主人形象。在武则天的回归过程中导演也突出表现了她与丈夫,子女以及男宠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经历,并且从性别与政治权力、性别与身体欲望、性别与亲情爱情三个方面展现出新时期武则天女性形象的现代流变的深刻文化内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