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翊到相柳,《滤镜》靠唐奇封神,为何檀健次每个角色都能出圈
从“逆风翻盘”的故事来看,檀健次的成名之路可谓是逆袭传奇。从《猎罪图鉴》里的天才画师沈翊,到《长相思》里令人心碎的相柳,再到新剧《滤镜》中被虐得体无完肤的唐奇,他塑造的角色层出不穷,令人眼前一亮。
然而,网络上依然有不少声音在好奇:“到底是谁在捧檀健次?资本选角是否真的存在某种神秘规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非典型流量明星”如何从娱乐圈的“边缘人物”逆袭为炙手可热的存在。
鲜有人知的是,檀健次出道时被贴上了“窝里横”的标签。早期的他频繁出现在综艺中,饰演许多搞笑角色,甚至有人调侃“长得太柔,撑不起男主”。但当你细看他的履历时,便会发现这位小兄弟的潜力无限:16岁便获得全国拉丁舞冠军,身为北舞科班出身,凭借全能的唱跳才华在男团MIC出道,最终转型演技,从配角挤入男主之位。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都是我卷出来的!”这句话听似自嘲,细品却流露出过往的艰辛。在拍摄《长相思》期间,他潜心钻研相柳这一角色,甚至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琢磨,连导演都不禁称赞他“哭戏能瞬间入戏”。
可以说,资本可能拥有砸钱买热搜的能力,但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演技才是王道。过去我们习惯认为娱乐圈是一个“资本的游戏”,谁敢花大钱,谁就能出人头地。然而,近期的局势却悄然改变:肖战、罗云熙和檀健次这些“非资源咖”的崛起,让资本的脸面大打折扣。
有趣的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均是从唱跳组合出道,最后通过演艺翻身。檀健次所在的MIC男团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舞台机会屈指可数,最终成员们只能各自寻求出路。反而在转型演戏之后,他凭借《猎罪图鉴》和《长相思》逐渐站稳了脚跟。
事实上,这背后的秘密并不是玄学,而是市场的选择:观众们早已不再依赖“强行推销”,能立住角色和展现出真挚表演的,才是成功之道。
檀健次的成功,实际上反映了内娱的两个重大变化。前几年,资本过于相信“流量IP”的公式,从而导致了低质量剧集的泛滥和口碑崩塌。而如今,观众变得更加挑剔,像檀健次这样“剧抛脸”的演员,反而倍受欢迎——他可以演绎疯狂反派,掌控深情男二,也能在喜剧中自黑。
尽管娱乐圈的竞争如火如荼,檀健次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在忙于拍摄之余,他始终坚持追逐音乐梦想,为电视剧献唱OST,参加音乐综艺节目毫不怠慢。这种“全方位的努力”,让他成功打破了“流量明星短命”的循环。
有人评价檀健次运气好,恰逢“古偶热潮”,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同样演古偶的无名小卒比比皆是。他的成功,更像是长期努力的质变:舞蹈底子让他打戏如行云流水,男团经验锻造的镜头感,甚至早期受到的标签化经历,成为了他理解复杂角色的宝贵养分。
虽然资本可能决定谁能最先抢到机会,但最终决定谁能站上舞台中央的,始终是观众。与其思考“选人规律”,不如向檀健次学习:将每个角色视作最后一根稻草,全力以赴。毕竟,在娱乐圈,最玄妙的“风水”,永远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