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剧的创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今年春节档,《哪吒2》的火爆与《蛟龙行动》的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人对《蛟龙行动》吹毛求疵,一味责难。我以为,大可不必。应该说《蛟龙行动》所有的演职人员,已经尽其所能,向观众献上了一部精品佳作。
那为什么《蛟龙行动》遇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市场环境复杂。当下娱乐方式多样,观众注意力被分散,以轻松娱乐为主的综艺、短视频等内容流行,正剧需在竞争中吸引观众,争取市场份额与播放平台资源支持。
其二,观众审美多元。不同年龄、文化背景的观众对正剧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手法、价值观传达等有不同要求,创作者要平衡多元需求,创作出能引发广泛共鸣的作品。
其三,创作难度较高。正剧常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或现实题材,要求创作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以塑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构建严谨合理的剧情。
其四,文化传播压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剧要走向世界,面临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壁垒,需找到共通的情感和价值点,以实现跨文化传播。
与那些充斥着稗史逸闻、怪力乱神的影视剧相比,正剧的主题恢弘大气,基调严肃认真,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剧,应承担起对过往的深切思考和对现实的严肃探讨。
当然,正剧遇冷,有观众审美的变化的原因,也有制作者对待娱乐剧与正剧的态度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要从自身寻找。正剧虽然要求正,但并不是板。枯燥简单地诠释我们原本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脸谱化地刻画英雄人物,当今的观众是很难接受的。如果能在题材的挖掘上更加深入,拍摄的角度上更加新颖,情感的表达上更能引起共鸣,相信还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应该说,正剧,对现实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风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正剧发展的肥沃的土壤。又反过来,正剧又为扶正祛邪,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光添彩,相得益彰。
筑梦之路上的中国人,不可能不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与英雄人物。人们对优质影视作品的期待、对正能量内容的诉求空前强烈,这正为正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契机。当下,正剧创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谓任重而道远。抓住机会,沉下心来,打磨精品,就能真正迎来正剧的春天,为观众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