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央一黄金档奏响运河畔的青春之歌
3 月 3 日,央视一套黄金档迎来了一部备受瞩目的大剧 ——《北上》。这部由白鹿、欧豪携手主演的作品,自官宣以来便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如今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与大家见面。它改编自徐则臣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内涵,一开播便以其细腻的细节铺陈,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编辑
搜图
《北上》的故事围绕着一群在运河边长大的年轻人展开。20 世纪 90 年代,在运河边的洪淮市花街小院里,夏凤华(白鹿饰)、谢望和(欧豪饰)、邵星池(翟子路饰)、周海阔(高至霆饰)、马思艺(李宛妲饰)、陈睿(刘恒甫饰)六个小伙伴在此相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纯真青涩的少年时光。彼时,运河两岸人家的生活与运河紧紧交织,有人运货摆摊,彼此互助;有人坚守货船,有人选择卖掉,分歧与和解并存。然而,随着京沪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船运逐渐萧条,六个家庭面临着不同的生活困境。在时代的浪潮下,这群少年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与父辈们不同的选择,他们一路沿河北上,前往北京追寻自己的理想。编辑
搜图
从花街到北京,少年们在北漂的日子里,日夜为机遇奔走,朝夕为理想奋斗。但现实的残酷让他们在都市的繁华中迷失方向,陷入迷惘。他们开始思考,究竟该往何处去,为什么而活。而此时,浩浩荡荡的运河水,仿佛在给予他们回应,再次为他们指引前行的方向。最终,当荣耀与失败都成为过往,他们又顺流而归,回到家乡,为建设花街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段充满波折的成长历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成长蜕变,更映照出时代变迁下普通人的坚韧与梦想,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代际冲突和对 “精神原乡” 的眷恋与回归。编辑
搜图
为了将这段精彩的故事完美呈现,剧组在筹备和制作细节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总制片人张书维透露,为营造出烟火气满满的氛围,剧组 “平地起高楼”,特别搭建了 1:1 实景运河码头,并通过 6000 余件道具,精心还原了 90 年代的运河生态。剧组还沿运河实地采风三个月,收集了近百位船民的口述史,力求在叙事中保留人文温度,让演员们仿佛真的生活在运河边上的小院里。美术指导全荣哲为设计出富有文化且典型的花街小院,带领制作团队探寻了许多名胜古迹,将人文和市井文化融入其中,使观众能够通过画面感受到不同年代的变化,更好地聆听、感受、体验运河故事,走进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摄影指导周文操则锁定了各个时期的影像风格,通过不同的色彩调性,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影像和色调,让运河故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编辑
搜图
在演员阵容方面,《北上》汇聚了一众实力派演员。白鹿饰演的 “花街小太阳” 夏凤华,满身正能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欧豪塑造的谢望和看似调皮不羁,实则坚毅勇敢、重情重义,是伙伴们心中的主心骨。此外,翟子路、高至霆、李宛妲、刘恒甫等年轻演员也将各自角色的特点演绎得十分到位。更有胡军、李乃文、岳旸、齐欢、刘威葳、童蕾、涂凌、刘敏、朱铁、褚栓忠、王学圻、萨日娜等老戏骨的加盟,他们同台演绎,为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 “运河人家”,将家庭之间的故事、子孙父辈之间的联结,以及中国传统的 “一家有难、家家互帮” 的邻里生活模式生动地展现出来。编辑
搜图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还巧妙地融入了评弹、竹雕、昆曲、长鱼面等非遗文化与工艺元素,以及漕运等历史元素,尝试通过影视语言活化运河非遗资源,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深度融合。观众在跟随花街六子穿梭于青砖灰瓦的小巷时,既能感受到古老文明的厚重,又能领略到现代经济的蓬勃活力。编辑
搜图
《北上》以其独特的故事视角、强大的演员阵容、精美的制作细节,以及对运河文化的生动呈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它让我们看到了运河畔少年们的热血青春与成长奋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魅力与传承。在这个 3 月,不妨跟随《北上》的脚步,一同走进那段充满温情与梦想的岁月,探寻运河边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部剧所打动。不知道大家对《北上》首播有怎样的期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