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遗产已所剩无几,100岁梅妈一年要花270万,近日被申请破产
2003年寒冬,香港红磡万人合唱的余音尚未消散,一代舞台女王梅艳芳的溘然长逝犹如平地惊雷。当歌迷们仍攥着未拆封的演唱会门票痛哭流涕时,一场暗潮汹涌的遗产争夺战已悄然拉开帷幕。这位生前将“百变“刻进骨子里的巨星,大概永远想不到自己的身后事会变成持续二十年的闹剧。
梅艳芳生前特意设立的信托基金,本是为嗜赌成性的母亲打造的“金丝笼“。谁曾想每月七万港币的生活费,在梅妈覃美金眼中不过杯水车薪。2009年法庭卷宗显示,这位耄耋老人为索要80万环球旅游经费,竟将女儿遗产规划斥为“恶毒算计“。当法官驳斥其诉求时,法庭外的横幅大战随即上演——“无良信托吞血汗钱“的鲜红大字,与梅妈脖颈间晃动的帝王绿翡翠形成荒诞对照。
2011年的索赔15亿天价官司,彻底撕开温情面纱。法庭上,梅妈律师团搬出“孝道伦理“企图道德绑架,基金会则亮出梅艳芳亲笔信佐证:“母亲若得巨资,恐三日散尽。“这场持续117天的拉锯战,最终以梅妈败诉收场。但魔幻的是,次年她的月生活费竟飙升至25万港币,足够包下整层半岛酒店套房。更讽刺的是,2023年百岁寿宴上,梅妈戴着估价过亿的满绿翡翠套件,在媒体镜头前痛斥基金会“虐待老人“。
深挖这场闹剧的根源,梅艳芳4岁登台卖唱的童年往事令人心酸。其兄梅启明2000年卷走妹妹200万“创业金“的旧案被重提,网友发现他名下的连锁金铺竟在澳门赌场旁开业。社交媒体疯传的家族关系图显示,梅妈三十年来累计索要金额已超2。3亿,足够买下香港浅水湾三套豪宅。知名财经博主“港岛金算盘“测算,若按梅妈当前消费速度,信托基金恐撑不过2025年。
这场跨世纪遗产拉锯战,意外成为透视人性的棱镜。法律界热议“香港信托法漏洞“,社会学专家在《明报》撰文指出“巨婴式啃老“的变异现象。更有心理分析师在电台节目中犀利点评:“有些母爱,不过是长期饭票的另类包装。“而梅艳芳生前录制的《女人花》突然在音乐平台回春,歌迷们在评论区刷屏:“姐姐你看,胭脂扣解开了,人心却扣死了。“
当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巨屏重播梅艳芳告别演唱会时,路过的白领们仍会驻足哼唱。那位穿着白纱说“嫁给舞台“的姑娘,大概从未真正离开。只是她精心设计的保护机制,终究困不住人性贪婪的饕餮。遗产数字在报表上跳动衰减,而真正在流逝的,是一个时代最后的体面与温情。或许正如她在《夕阳之歌》里唱的:“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欢欣总短暂未再返。“当镁光灯熄灭,留给世人的,终究是那抹辨不清真伪的唏嘘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