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梅艳芳去世,妈妈公开拍卖她的内衣,吸血鬼一般的母亲有多可怕?
文|晨夕
2003年12月30日,被誉为“香港女儿”的梅艳芳,因病去世,走完了她充满荣耀,又无比坎坷的一生。
因梅艳芳为人仗义,乐于助人,性情善良,刘德华、张学友等人,都曾在低谷时,接受过梅艳芳的帮助,她的离去,让人无比悲痛。
大家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位歌手,更是一位胜似亲人的朋友。
她的葬礼也十分隆重,许多好友、粉丝都带着悲痛的心情,自发前来送她最后一程,谢霆锋更是为她扶遗像。
然而, 谁也没想到,在葬礼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她的母亲覃美金竟然大闹灵堂,只因梅艳芳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将多数财产捐给了慈善机构。
母女一场,是几生几世修来的缘分,白发人送黑发人,原本是世间最残忍的事情,可没想到,对于女儿的离去,覃美金非但没有丝毫的悲伤感,竟然为了钱闹灵堂。
当然,对于母亲以往的行为,此次闹灵堂,也只是冰山一角。
梅艳芳一生,最大的不幸,并非是没有婚姻,而是拥有一位吸血鬼一般的母亲。
1:不幸的童年
1963年10月10日,在香港旺角的一个贫困家庭里,诞生了一位女婴,在她之前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梅艳芳则是家里的老幺。
她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因意外而去世,留下母亲和四个年幼的孩子在人世间过活,原本清贫的家庭,日子更加捉襟见肘,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梅艳芳四岁时,就和姐姐一起登台,在香港荔园游乐场表演歌舞,梅艳芳的童年,没有伙伴,没有玩具,只有稚嫩的脸上,画着浓浓的妆容。
清脆的童音,唱的却都是成年人的沧桑爱情,给人一种落寞无助感。
多年后,接受采访时,谈及那段经历,梅艳芳说:“其实这没有什么生气的,身为家庭一份子,只是觉得应该多赚点钱,家里的饭菜可以丰富点,可以有钱交房租,这就算不错的了。”
说起来容易,但当时她过的并不快乐。
那个年代的香港,风气和现在完全不同,多数人看不起卖唱的,甚至称他们为“歌女”或者“戏子”,梅艳芳曾说:“童年的我就像怪物一样,没有人愿意跟我玩。”
都说童年是金色的,但梅艳芳的童年,却充满了苦涩。
唯一的收获就是,因常年登台演出,为梅艳芳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锻炼了她的唱功,为她以后进军歌坛,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同时,梅艳芳在表演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才华,这都是她日后进军娱乐圈的利器。
2:坎坷的出道经历
1982年,19岁的梅艳芳参加了香港新秀大赛,她低沉的上嗓音,打动了评委,最后凭借一曲《风的季节》夺得了冠军。
这之后,梅艳芳顺利签约华星唱片公司,并很快就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香港歌坛。
当时,专辑销量不错,可梅艳芳非但没有走红,还站在了风口浪尖,原因出在她的形象设计上。
那会梅艳芳的扮相是清纯女学生,可四岁就开始接触社会的她,举手投足间都是成熟的感觉,压根没有学生的羞涩和不自然。
许多人开始质疑她,说她“装清纯”更有甚者翻出了她以前舞台演出的照片,为此大做文章,说她虚伪。
虽然早早地步入社会,但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20岁的梅艳芳还是有些招架不住,她内心有种崩溃的感觉,而在她最孤单无助的时候,身为母亲的覃美金非但没有丝毫的安慰,还经常给她施压,让她去挣钱。
覃美金不但重男轻女,而且爱钱如命,在她眼里,女儿就是挣钱工具。
众人的批判,母亲的逼迫,让年纪轻轻的梅艳芳有种崩溃的感觉,那段日子,她整日借酒消愁。
在这之前,她的人生是凄苦的,贫穷的出身,没有爱的母亲、没有尊严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歌手的位置,又饱受质疑。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公,有些人一出生就是万千宠爱的公主,有些人却一路血泪往前爬,用举步维艰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虽然命运对梅艳芳百般刁难,但她没有丝毫的抱怨,看过世间百态的她,更知人间疾苦,所以她是宽容的,也是善良的。
也是这份善良,让梅艳芳的人生,拥有了柳暗花明的时刻。
3:命运迎来转机
在梅艳芳前途无望时,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刘培基,这位颇具盛名的设计师,可以说是梅艳芳的幕后英雄。
梅艳芳遇到刘培基时,刘培基已经是时尚圈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仔细观看梅艳芳,并了解她的性格后,果断为她设计了新造型,剪掉一头长发,取而代之的一头颇具年代感的短发。
等发表第二张专辑的时候,梅艳芳的形象可以说是360度大转弯,一头干净利索的短发,搭配个性十足的大衣,中性感十足,完全没有了之前“装”的感觉。
在之后推出的专辑中,梅艳芳变得更加大胆,她干脆换上男人装,戴上墨镜,帅气的样子迷倒了万千歌迷。
至此,梅艳芳开启了自己的传奇时代,且一发不可收拾。
梅艳芳被称为“百变天后”,除了酷酷的男人装外,她还是印度美女、阿根廷舞女等等,一扫大众对她的“性取向”的质疑。
百变梅艳芳,不但在歌坛上大放异彩,在影视圈也有不俗的表现,她一生拍过40多部电影,从文艺片到爱情片,都游刃有余。
尤其是《胭脂扣》中的如花,片中一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成为“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
成名后的梅艳芳,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她的才华、她的好人缘,都是别人可望不可求的,但从来都没有完美的人生,梅艳芳的人生,则更坎坷。
在外,她是赫赫有名的港星,但在家,她要面对的是对自己毫无感情的母亲,还有寄生虫一般的哥哥。
梅艳芳的原生家庭,就是大写的悲剧。
4:光鲜的背后,有一个吸血鬼般的母亲
别人的母亲,会关心孩子的健康和心情,但梅艳芳的母亲只关心她能挣多少钱,而女儿的走红,似乎是老天给她的恩赐和礼物。
梅艳芳的母亲很爱赌博,输钱了就跟梅艳芳要,丝毫不考虑女儿挣钱有多辛苦,非但如此,她还让梅艳芳提前买好物业,将来给自己养老用。
对于母亲的要求,梅艳芳从未说过“不”字,她除了要负担房子的贷款外,每月还要支付妈妈一笔生活费。
虽然梅艳芳有挣钱的能力,但母亲无休止的索要,也让她深感疲惫。
更过分的是,母亲还拿着梅艳芳的钱,去养儿子。
在《欢乐颂》中,樊胜美的故事看似痛苦,但其实现实往往更残忍。
梅艳芳念及骨肉亲情,每次都满足母亲的要求,而且,哥哥说做生意,梅艳芳就拿出200万帮他投资,为此她整整一年没休息。
没想到,她哥哥压根不用心做,最终生意赔了,作为妹妹梅艳芳依然没有说什么,但让她伤心的是,后来她才知道,哥哥只赔了20万,其他180万都被独吞了。
母亲却拼命维护哥哥说:“都是亲人,何必计较呢,你又不缺钱。”
其实,母亲早就知道这件事,只是帮忙隐瞒而已。
梅艳芳后来感慨,以前遇到朋友骗她,她不会难过,只怪自己不懂带眼识人,但现在连家人也骗她,令她非常伤心。
骨肉亲情,原本是世间最昂贵的感情,但在梅艳芳那里,一文不值,她自始至终都是他们的机器。
5:直至去世,依然被母亲消费
2003年,梅艳芳在病痛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去世前她立下遗嘱,虽然生前被母亲吸血,但到底母女一场,她依然为她安排好了晚年生活;
每月在遗产内给母亲覃美金7万港元,以确保其优质生活;给哥哥姐姐的子女留下大学学费,给兄长梅德明及已故胞姐梅爱芳的4名子女共170万港元,作为大学学费;
其余遗产,全部捐赠给慈善机构。
这样一份遗产,可谓是仁至义尽,可让人心寒的是,梅艳芳母亲和哥哥并不满意,甚至大闹灵堂。
梅艳芳去世第四天,覃美金就将她的经纪人告上法庭,她说遗嘱是梅艳芳神志不清时所立,不能算数,梅艳芳的遗产应该全部归自己。
官司一打就是十几年,覃美金生活费由7万港币涨到了12万,可她依旧不满足,到处哭穷,甚至贴条幅等等,致梅艳芳的尊严于不顾。
更可恨的是,她竟然跑到梅艳芳生前住的地方,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全部拿出来拍卖,包括内衣,许多好友纷纷反对,说:“给阿梅留下最后一丝尊严吧!”
但覃美金压根不听,她只关心:“钱是否到自己的口袋”。
梅艳芳的一生太清苦,她将情义看的比生命还重,可没想到,最亲的母亲却对她如此薄情,直至撕掉她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有来生,希望她可以生在好人家,哪怕做一个平凡人家的女儿,也要有亲人的疼爱和呵护。
写在最后:
在很多家庭中,养育孩子被视为一种“自我牺牲”,父母常常暗暗以恩人自居,毫不留情地榨取儿女身上的每一份价值。
如果生在这样的家庭,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如此才能远离畸形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晨夕,如果喜欢本文,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关注,原创不易,感谢您的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