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鬼片」也能上映了?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4250
太不可思议了!
在内地电影院,居然可以看正宗鬼片!
而且,影片一放映,就立即打出了高能预警。
先分享个小片段来尝尝鲜。
深夜,你来到了旺来温泉大饭店,向414号房间走去。
走廊灯光明暗闪烁,似有鬼影出没。
进了房间后,墙壁上贴满了遗照。
你刚发觉,想逃命。
忽然,从柜子里爬出一只厉鬼,缓慢下腰,面目狰狞。
嚯,氛围拉满。
但完全不用怕,因为这部电影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它能在每个惊吓点,让你爆笑!
《诡才之道》
前两天安利《完美伴侣》()时,派爷曾说,如今的电影要想吸引人,不能只靠单一类型,而要做到类型融合。
就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它混搭了悬疑与喜剧。
而这部《诡才之道》同理。
影片创造性地将恐怖与喜剧结合了起来,同时还有对现实的批判,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
01
做鬼好难啊!
《诡才之道》最棒的是创意。
在这部电影里,人死后会进入一个更加恐怖的世界,如果被阳间的亲朋好友遗忘,那么孤魂野鬼便会魂飞魄散。
各位鬼们为了生存,必须竭尽所能地展示才华,去吓人,效果越好越加分,如此才能拿到并保住“厉鬼证”。
此外,他们每年还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不过,在鬼界,竞争压力巨大。
每个鬼都根据自己的死法掌握吓人技能,所以,死得越惨才越有优势。
死得平平无奇的,当了鬼也要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而且,各位鬼也要与时俱进,找到更新的、更有利的吓人方式,以稳住自己在鬼界的地位。
比如,凯萨琳(张榕容 饰)因为生前的悲惨遭遇,拥有了“下腰吓人”大法,成功跻身鬼后,一时间风头无两。
可是,她带出来的新鬼洁西卡(姚以缇 饰)后来居上,利用电视、网络媒介强化了吓人效果与传播性,成为新一代鬼后,甚至还成功出海,实施吓人的全球化布局。
更有意思的是,两人还因此结下了梁子,每逢“鬼”艺圈有什么典礼盛事,她们都憋足了一股劲儿要将对方比下去。
而影片的主角就过于平常了。
主创甚至也就给了她一个“同学”(王净 饰)的名字,因无人记挂,她即将消失。
为了避免这种命运,她在好友蜜拉(百白 饰)的鼓励下,准备参加百鬼选秀,希望靠这个平台打响名声,获得厉鬼证。
可她既没有凄凉的过去,没有悲惨的死法,想展示技能,也只有干巴巴的三个字:“好恨啊!”
上台后,她迅速泯然众鬼,甚至成为笑柄。
万分沮丧之际,人称“兜哥”的厉鬼经纪人Makoto(陈柏霖 饰)伸出援手。
明面上,他确实想救一救这个普普通通的女鬼。
实际上,他更想帮助恩人凯萨琳解决“吓不到人,完成不了绩效”的困境。
从以上描述可见《诡才之道》的优点,它从鬼的角度重新打开恐怖片,以演艺圈的生态重构鬼的生存之道,世界观清楚完整。
更有趣的是,它还大胆解构了恐怖片的基本套路,带来意想不到的惊艳效果。
02
越吓人,越爆笑!
影片简介中有这么一句话——
所有人都只关心闹鬼吓不吓人,却没人关心鬼闹得累不累。
这也是《诡才之道》剑走偏锋之处,它将每一次恐怖惊吓都当做鬼的任务来拍,然后仔细呈现“鬼畜”们为了吓人而做的一切努力。
于是,奇妙的效果就出现了,在本该让人害怕的瞬间,观众的第一反应却是爆笑。
举例来说。
兜哥为凯萨琳带来了新鬼——同学、蜜拉前来帮忙,此时有人入住414房间。
两只新鬼没有吓人经验,反而拖了后腿。
比如蜜拉的强迫症。
比如同学的笨手笨脚。
有了她们的“助力”,凯萨琳不仅没有完成惊吓,反而因为她们的拖累而状况频发。
后来,凯萨琳不得不单人出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吓到。
前期的种种铺垫,让人见识到了鬼的不易。
作为观众,你甚至希望他们赶紧完成任务。
是的,你居然跟鬼共情了。
于是,惊吓点的恐怖感就被喜感替代了。
再比如,凯萨琳训练同学的吓人技能,她因为胆怯和笨拙,总是不得要领。
在马路上吓人,被车撞飞。
同学一路爬过来,想上车吓人,却被拉扯着带走,路上沾满她的血液。
血浆撒越多,笑果越强烈。
还有一处细节。
兜哥、凯萨琳率领同学、蜜拉吓一对情侣,在“灵骚”(即制造一些吓人小手段,声音上、氛围上均可)阶段,蜜拉想到最恐怖的手段居然是在墙上用血液做这种事——
还有影片的高潮阶段,影片安排的是凯萨琳与洁西卡的强强对决。
这里最妙的处理是,主创把恐怖片最常使用的“jump scare”(突然惊吓)手法给提取了出来。
面对网红博主的挑战,凯萨琳与洁西卡两支队伍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铺陈氛围,安排节奏,并一步步推向最为重要的惊吓点。
如何达成喜剧效果?
一种是,鬼总是在关键时刻遇到障碍。
另一种是,苦苦经营的吓人铺垫,效果被他人占据。
总之,影片的一切目的就是完成恐怖与喜剧的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情节设置上,影片还贴心上了保险,那些要被吓的对象多是胆大之人,这就减弱了观众的道德焦虑感。
可以说,《诡才之道》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反类型片,它以绝佳的创意和新颖的视角完成了对传统恐怖片的解构,实现了“越吓人,越爆笑”的微妙效果。
此外,它还很动人,影片的内核关于治愈与和解。
03
温情是恐怖的最佳解药
《诡才之道》又是一部抚慰人心的电影。
从基础的设定看,影片是透过鬼的生存之道来反映人的种种困境。
比如兜哥的梦想折戟,比如凯萨琳的爱情创伤,再比如同学的平庸之苦,以及众鬼为了不消失而绞尽脑汁竭力突破,都一一映照了生者的困惑与忧愁。
尤其是同学,她的人生危机源自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愿。
而她资质平庸,父母的愿望于她而言便成了巨大的压力。
影片中有个细节。
同学有个奖状,上面写的是“努力奖”,闪回中提及,这是父亲为了激励她而手写的奖励。
这其实透露出一种错位的亲子关系——
父亲看似是在安慰失落的女儿,但此举也成了某种无意间的施压,迫使女儿不得不变得努力成为杰杰出的人。
到了鬼界更是如此。
压力更大,她也必须做好。
她经常责骂自己太废,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在派爷看来,鬼界的“被看见”与“消失”都是某种隐喻。
被看见,就是鬼被人注意到了,成功了。
消失,就是被存活制度所淘汰。
影片是以奇幻的设定阐释了现实世界中的生存规则。
借用哲学家韩炯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出的概念:功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成了功绩主体,而“工作和效绩的过度化日益严重,直到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这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剥削者同时是被剥削者。施虐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分彼此。”
而《诡才之道》的价值就在于,它试图宣扬更宽容的理念。
人不必非得不凡,普普通通也是一种活法。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把看恐怖片当做解压方式。
因为它构建了可怕的情境,观众在被惊吓的过程中,可以暂时地逃离现实,在重压之下喘上一口气。
作为一部恐怖喜剧,《诡才之道》当然具备这种功效,甚至提供了怕与笑的双重体验。
更重要的是,它还从故事内核上试图阐明,普通之人并非废柴。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会带给观众更加温暖的抚慰与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