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临门》智慧传统淑女与撒娇小奶狗的爱情,到底打了谁的脸?

2025-03-01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五福临门》热播过程中,各种槽点不断,但无疑这是一部欢快下饭剧。

如果要看历史,讲逻辑,那就还是去看以历史为基础的正剧吧。这本来就是无史实可考的拼凑剧,经不起逻辑推敲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但不管有多少不合逻辑的地方,但仍然不妨碍我们喜欢着每一个俪家的女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姐寿华。

她是郦家长女,其性格与成长经历贯穿始终,甚至地位都超过了俪母。大姐的成长与爱情也是那个时期传统女性在时代桎梏下的蜕变。大姐作为家族核心,外表温婉端庄,内在刚毅智慧,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冷静分析,静观事态变化,给妹妹们出谋划策,成为几个妹妹的主心骨。

可她自己的婚姻和感情却在命运裹挟下历经坎坷,可谁都没有想到,最后能让大姐融化的却是一句“姐姐疼疼我”。

温婉与坚韧的矛盾统一

寿华初登场时便背负着整个俪家的责任与破碎婚姻的双重压力。虽说,看起来母亲是家里的主心骨,但只能说母亲是精气神,而真正把握大方向的却是大姐寿华。

所有关键时刻的决定与计策都是大姐拿主意。所以,说大姐是郦家的“定海神针”才理贴切。

寿华不仅掌管着茶楼的经营,更在妹妹们的婚恋嫁娶中扮演着“智囊”的角色。从三娘到五娘的婚姻选择,大姐首当其冲都是出谋划策的幕后“女诸葛”。

在大姐自己的婚姻当中,也有诸多的曲折和坎坷。当杜仰熙因前夫阴影而醋意横生时,寿华展现她的包容:“往事如烟,我敬他生前才情,但眼前人方是心上人”;

后来,在对方试探底线时寿华也能犀利反击:“你若信不过我,何必当初求娶?我要的是肝胆相照,非猜忌相耗!”。

寿华这种柔中带刚的脾性,成为剧中“理性与感性交织最复杂的女性角色”。就算后来杜仰熙故意离弃之时,也是大姐当即看出了他的心思,知道这不过是一出以身入局的计策而已。

寿华不止在自己的婚姻中满是智慧与通透。当四娘好德因沈慧照失忆而陷入情感困局时,寿华冷静分析:“情爱如棋局,落子前需看清本心,莫让一时迷雾误了终身路”。

这种理性智慧其实都是因为她早年的经历,当初因父亲去世,而无奈嫁给久病之人,幸运的是遇到了能够珍爱她的人,但夫君过世后婆母让其陪儿子殉葬的惨痛经历也让寿华看清了人情世故。

所有经历过的苦难都成了寿华后来的铠甲,正如她对五妹乐善的劝诫:“女子立世,当如蒲草,柔韧方能破石”。

寿华的成长折射出北宋女性在婚姻自主权上的艰难突围。她初时认为“女子归宿无非嫁个好人家”,却在经历两段婚姻后领悟:“夫妻之道,不在门第相当,而在肝胆相照”。

剧中对比两段婚姻的台词颇具深意:前夫赞她“宜室宜家”,而杜仰熙却说“我爱的正是你这股宁折不弯的劲头”。这种从“被物化”到“被看见”的转变,使其角色超越单纯爱情叙事,成为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象征。

作为全剧评分最高的角色,寿华的成功在于其真实性与成长性。她不是脸谱化的“圣母”或“复仇女神”,而是在时代夹缝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

正如剧终时她对妹妹们的告诫:“福气不是天赐,是自个儿从荆棘里摘来的”,这句话恰是她半生跌宕的最佳注脚。

同样,这句话也给当世女人们的忠告,所有一切依靠别人得来的幸福,终不能长久,不如靠自己更踏实。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