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许三多后来提干了没有,吴哲的未来的发展怎么样了?
其实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剧中都没有给予过交代,只留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但按照笔者的个人观点,我的看法是:
许三多有可能会达到史今的目标高度上。
成才有可能会升级到袁朗的中层军官位置上。
而吴哲,未来升级到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吴哲,笔者的个人观点也许可以跟大家取得共鸣,作为军之骄子,且是军事、外语双学历的出色人才,对比袁朗要苦熬十几年,甚至要通过出生入死的军功才能获得中校身份,而智商出众且年纪轻轻的吴哲,在30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少校的晋升。至少在剧中的背景下,我军开启信息化改革的时代,吴哲在未来的用武之地远比袁朗要大得多。
而中校的身份并不是袁朗的最终走向,取代老A总指挥官铁路上校的位置恐怕只是时间上的问题,那更有发展潜力的吴哲当然会走的更远。
所以吴哲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存在疑问,最存在疑问的,就是许三多和成才。两个同一时间入伍,且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小同乡,他们在未来究竟能走多远?
尽管剧中没有留下最终的答案,但事实上,在临近剧终的那一刻,袁朗的最后一段话,其实就已经给出了未来有关成才发展走向的答案——知道我(袁朗)最年轻的时候像你们当中的哪个人吗?就是成才!
在一年之前,热血沸腾的成才加盟老A,甚至获得了入选的资格,但他随后却被袁朗无情地抛弃,而给出的理由也一度让成才的价值观发生了彻底的扭转——没有人敢与你这样的,以自我为主的人成为战友!这句话也许说得很文雅,如果用更生硬的话来浓缩的话,也许就是——人品不行!
正因为如此,后来的许三多才会激动地对袁朗说出那样一句话:你不仅仅抛弃了他,还把他做人的根基打没了!这也难怪,如果换作别人,当其他人给自己扣上了一个人品不行的帽子,那这个人是不是也会怀疑自己的前半生是否是白活了呢?
但至少许三多重回草原五班的时候,他找到了有关成才的答案。成才并没有白活,在重回草原五班的这段期间,尽管被退兵的他饱受众人的嘲笑,但在巨大的挫折当中,成才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至少再重新见到他的那一刻,成才说出了一句让大家欣慰的话语——我真的错了!
而在更早之前,成才在钢七连众多官兵鄙视的目光中狼狈离开的时候,他还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
这也是事后许三多不惜翻脸,而与袁朗吵架的原因。袁朗强调成才最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但却毫不留情地将成才拒之门外,显然,经过十几年的军旅生涯,袁朗曾在期间的某个拐点得到了升华,他更认识到了当年的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所以,在成才面前,他尽管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但也正因为他鄙视当年的自己,成才在他的眼中,也自然成为了一个必须要淘汰的退兵。
但在成才初次被拒之门外的那一刻,袁朗却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也许此时在他的心里,他根本就不认为一个总喜欢放弃战友的成才,会走上跟他相同的道路上。而许三多不顾一切地与袁朗吵架,就是想告诉对方,你没看到的东西,我在草原五班上看到了,成才一定会走上你想要的道路上。
纵然袁朗略显迟疑地表示了同意,此时的他也仍然对成才心怀成见,但在最后的那场沉默行动演习中,再一次陷入绝境的成才不负众望,被困船舱的他没有抛弃战友,而是坚定不移地完成了最终的任务!
在大剧终的最后时刻,袁朗当众对成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也等同于,他认可了成才重新的变化和升华。既然当年的自己能够破茧成蝶,那此时的成才也绝对有可能会重演当年的自己。
成才也许不可能追得上吴哲,但他绝对有可能会追得上袁朗。而许三多呢?在笔者看来,跟史今一样,他也许做不了一个军官,但绝对会成为一代兵王。其实纵观许三多的军旅生涯,他也许并不是一个太合格的带兵材料。
当年史今离开之后,许三多成为了三班的代理班长,但在短暂的班长任命期间,存在感最强、且始终牢牢管理三班的管理者,也许是身为班副的伍六一。
一人独守钢七连的期间,成为孤家寡人的许三多自然失去了带兵的机会。
而来到了特战部队的老A大队,作为战斗兵员的许三多连一个基层班长也不是。
至少结合他的性格和三年兵龄的经验,许三多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班长恐怕都很成问题,就更别提他能否走得更远,当好一个士兵跟能否带兵,这可并不是同一个话题!守住自己的士官身份,展现一个兵王的基本职责,这也许会成为许三多在军队当中的最终目标。
结合传统步兵很难达到四期士官,许三多军旅生涯的止步地点,也许在第12年的三期士官到期的位置上。尤其在这个时候,家里的外债也基本还得差不多,解决了家里负担也完成了军人的使命,对于一向人不争的许三多来说,其继续坚守在军营里的信念,恐怕也会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