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雪公主一上线,观众就坐不住了,长成这样皇后还能嫉妒她啥?
“魔镜啊魔镜,谁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魔镜的回答竟让盖尔%ub7加朵嫉妒到发疯,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毒死一个“白雪公主”。
可是当观众看到新白雪公主的选角时,第一反应却是质疑:皇后到底还有什么值得嫉妒的?
迪士尼耗资2.7亿美元重拍的经典IP《白雪公主》,在选角公布后就掀起了舆论风暴。
尤其是预告片中的白雪公主瑞秋%ub7齐格勒,小麦色皮肤、用力过猛的表情和五官比例失调的“异域感”,瞬间把观众从童话拉回了现实。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扮演皇后的盖尔%ub7加朵是全球公认的绝色美女,经典《神奇女侠》的主演。
于是观众纷纷闹问:“魔镜君,能不能睁大眼睛再看看?”
白雪公主不“白”了,但却成了全网吐槽的靶子。这难道不是彻头彻尾的翻车现场吗?
《白雪公主》的故事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是童年记忆里最经典的童话之一。
展开全文一个善良、美丽的公主因为继母的嫉妒流离失所,和七个小矮人开始了温暖的生活,后来被王子吻醒,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对于小时候翻着童话书的我们来说,白雪公主那“肌肤白如雪、嘴唇红如血、头发黑如乌木”的形象几乎烙印在脑海里。
可是这次,迪士尼直接让观众破防了!
选角瑞秋%ub7齐格勒,不仅不符合“肤白貌美”的设定,甚至连同框的皇后都显得太过耀眼。
穿得优雅华贵的盖尔%ub7加朵,妆容精致到挑不出一点瑕疵,与之对比的小麦色皮肤加打绺头发的白雪公主,怎么看都不像“天下第一美人”。
更有网友调侃,连吊坠项链都掩盖不了主角的“塑料感”。
于是网络上质疑声四起:“白雪公主不白了,皇后到底嫉妒的是啥?”
迪士尼官方为选角辩护称,这次翻拍更多是基于种族多元化设定,强调美“不止一种标准”,并且还修改了一些剧情设定,比如白雪公主这次是“暴风雪中的幸存者”,皮肤晒黑了。
可惜,这种解释并没有平息争议。
毕竟在观众眼里,角色设定和原著契合度基本是翻拍的底线。
而问题是,如果一部童话被魔改成连角色外形都毫无关联的作品,那么它还有多少保留经典的意义?
变得“与众不同”的白雪公主或许在迪士尼眼里是多元化的胜利,但粉丝们却只是站在原地疑惑:
“如果主角乍一看像个农场里的村姑,谁会相信她能让全世界迷倒?”
更矛盾的是皇后的角色设定。
作为白雪公主的对比角色,皇后在原故事中是一个“美艳毒辣”的人物,为了争夺第一美人的宝座不惜阴险陷害。
皇后本该是一个美丽得咄咄逼人的“反派”。
但现在,盖尔%ub7加朵的大气自然美反倒让观众怀疑“魔镜是不是收了钱硬夸白雪公主”。
更有人总结:像盖尔%ub7加朵这样的皇后,恐怕不施毒计,白雪公主也很难威胁她的“第一美人”头衔。
总之,翻拍中的逻辑硬伤和选角失误,让观众无法入戏。
尽管迪士尼想传递“多元化美”的理念,但似乎只收获了一个结果——观众表示买不了单。
其实从《小美人鱼》的黑人女主,到这次白雪公主的“魔改”,迪士尼近年来在翻拍经典IP的过程中,已经深陷“政治正确”的泥潭。
这些年,迪士尼通过“多元化选角”转型来迎合所谓的“平权”诉求,比如让黑人出演小美人鱼、黑人女演员饰演皮诺曹里的蓝仙女,以及神话故事里的埃及艳后突然变成黑人女性……
一连串操作,引发了整个文化圈的争议与反感。
这些魔改翻拍的票房和口碑表现,几乎全线扑街。比如《小美人鱼》真人版,在北美票房刚刚保本。
但在全球其他市场,特别是中国内地,票房仅为区区2600万元人民币。
可以说“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这次的《白雪公主》从投资体量来看,比《小美人鱼》还要大!
2.7亿美金的巨额成本,比漫威的《银河护卫队3》还高,但从目前的舆情来看,票房预期普遍不乐观。
问题在哪呢?
观众当然不是对“多元化”本身有意见,恰恰相反,很多观众表示,如果好莱坞能用心原创全新文化角色。
比如用黑人或其他少数族裔演员去诠释新的故事,那欢迎至极。
可惜,迪士尼这些年选择的方式是“换皮游戏”......
拿经典角色硬套上一张新面孔,角色设定没有逻辑,文化基调也完全不贴合,只是为了迎合所谓的“平等”理念,就强行为少数族裔“插队”。
这种缺乏创意的“操作”,不仅没有让观众感受到尊重,反而像是“高高在上的讨好”,最终毁掉的不仅是经典作品本身,还有更多观众对迪士尼的期待。
更夸张的是,新白雪公主的扮演者瑞秋%ub7齐格勒本人还陷入了不少争议。
当她的亚裔粉丝尝试与她合影时,却遭遇她冷脸拒绝,甚至翻白眼。
面对中方网友的批评,她用“竖中指”的图片回应,文案是伪善的“尊重所有女性”。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更多人对她的主角资格心存质疑。
迪士尼重金打造的白雪公主,或许从一开始就不那么“纯洁无瑕”了。
实际上迪士尼的拙劣翻拍不只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好莱坞近年来“平等政治”审美退化的缩影。
翻拍和重置本该是经典IP维持生命力的一种方式,只要用心制作,这样的作品极易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但如今的迪士尼,几乎成了翻拍失败的代名词。
从全球评论来看,白雪公主已经成了一个被魔改到千疮百孔的IP。
海外影评平台的数据显示,预告片发布仅数小时,就获得了8万多点赞、104万点踩的历史“反向记录”。
美国观众对瑞秋的选角意见更甚于中国观众,“盖尔%ub7加朵嫉妒她”几乎成了全网最大的笑话。
观众反感的,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演员的种族身份,而是迪士尼“低成本讨好”的态度。
如果一部白雪公主可以改成“黑雪公主”,如果经典童话可以连核心特质都失去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还能期待什么样的作品能够保留本真的感动呢?
观众慢慢地厌倦了。与其看着迪士尼花巨资制作一批没有诚意的魔改作品,不如等一次真正为少数族裔和“大众多元化”用心打造的全新故事。
走捷径的迪士尼,最终可能会成为观众心目中不可原谅的“皇后”,永远等不到重新赢得魔镜赞美的那一天。
最后,小编想说:白雪公主的皮肤可以不白,但观众的底线不能黑!
文/编辑:惠惠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