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从流量担当到天选宝玉,实力才是她走红的根基

2025-02-24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在流量狂欢的时代,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以十九年淬炼的戏曲功底,重构了越剧"顶流"的真正内涵。这位社交媒体上引爆话题的"天选贾宝玉",用《我的大观园》中兼具传统程式与现代美学的演绎证明:艺术实力才是永恒的破圈密码。

《我的大观园》编剧、剧作家罗怀臻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陈丽君:"陈丽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流量明星和娱乐明星,她从童年时就接受了长期严格戏曲训练,但凡中国戏曲演员所需要的手眼身法步、唱作念打舞,她都比较扎实地掌握了。在舞台上塑造贾宝玉时,她又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四功五法,所以她首先是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即使不参加娱乐活动,她也可以获得很大成就的越剧演员。"这番看似朴素的赞誉,实则揭示了陈丽君艺术生命的深层内核——流量只是表象,实力才是根基。

自从陈丽君爆红以来,一直有一小部分声音质疑她,将她贴上"流量明星"的标签。面对质疑,陈丽君曾经给出回应:"我仍然会以越剧舞台为事业的核心。无论步子迈出去多远,舞台永远是我的根,是能够让我'吾心归处'的地方。我始终对越剧舞台保持着最高的敬意和最大的热情,只要站在舞台上,我就一定会全力以赴。"

流量浪潮中的清醒认知,成就了陈丽君的艺术辩证法。在《乘风2024》中,她将越剧唱腔融入流行音乐;与虚拟歌手洛天依合作《戏游九州》,用数字化演绎经典;春晚小品《借伞》里,更让越剧与京剧、川剧展开跨剧种对话。这些创新实验非但没有稀释艺术纯度,反而将越剧从"非遗展品"转化为"文化潮品"。

其集大成之作《我的大观园》,以全景式舞台重构红楼美学。该剧通过老年宝玉的回忆视角,将大观园群芳谱升华为跨越时空的生命咏叹。陈丽君塑造的贾宝玉既承袭戏曲程式精髓,又注入现代审美意识,终令"开票秒空"的票房神话转化为年轻观众自发的文化热潮——社交平台上,百万"自来水"用二创视频解码戏曲的文学性与先锋性。

陈丽君的走红,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励志篇章,更是传统戏曲在当代存续的缩影。她的成功揭示了一个真理:流量本身并非原罪,关键在于如何以艺术内核驾驭流量。通过《我的大观园》,她证明了戏曲演员可以既是"角儿"又是"偶像",传统剧目也能以先锋姿态对话现代观众。

如今,陈丽君的影响力已超越舞台。她在哔哩哔哩开设戏曲科普栏目,联合其他戏曲演员,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解密"昆曲为什么没有流派""戏曲演员是近视眼,怎么做到眼神明亮""戏曲演员的珍珠头饰是用什么做的"等趣味话题,将戏曲技艺转化为青年话语体系的文化符号。当观众在弹幕中争论"旦角贴片层数"时,传统艺术的根系已在新媒介土壤悄然生长。

在《我的大观园》上演之时,陈丽君发文:"皑皑积雪下,草木待发芽。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相信陈丽君的从艺之路亦如此——流量或许会随时代褪色,但她以实力铸就的艺术生命力,终将在越剧的传承与创新中长存。三十年后,也许会有新的'贾宝玉'出现,但陈丽君这一代越剧人的探索,将永远成为越剧迈向未来的基石。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