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片子,揭开了这段“禁忌的历史”
今天要介绍的影片,是一部马来西亚电影《五月雪》。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马来西亚一段“禁忌的历史”,许多经历过的华人,不敢也不愿提及,而年轻的华人可能也已渐渐遗忘。
它就是马来西亚1969年的“513事件”。
因题材过于敏感,导致这部影片无法在当地寻得演员和资金,后来启用了台湾演员万芳主演。
影片制作完成后,据说还被马来西亚电检局多次审查和删减了许多内容。
一、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大选后的第三天,首都吉隆坡的马来人发动针对华人的暴乱,导致至少196人死亡,包括143位华人,史称“513事件”。
影片的开始,华人小女孩阿英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校服都弄脏了。接她放学的母亲发现后就给她换上了娘惹服。
母女俩坐着公交车到庙里,父亲和哥哥正在此祭拜。
因为来迟了,母女俩都被父亲嫌弃,父亲觉得她们惹怒了“拿督公”(土地公),还埋怨母女俩怎么穿娘惹服出来。
祭拜完后,父亲说有人送了他两张电影票,他要带儿子去看电影,让母女俩先回家。
母亲怕阿英失落,于是便留下来一起观看酬神大戏——粤剧《六月雪》。
《六月雪》讲述的便是窦娥冤的故事。
不料,傍晚时分,党派暴徒突发暴乱,针对华人商铺和居民进行无差别攻击,血溅吉隆坡,zf下令戒严。
看戏的群众四散奔逃,母亲带着阿英不知如何是好,戏班子的人叫母女俩一起到后台躲一躲。
可母亲放心不下丈夫和儿子,不顾生命危险也一心要出去找他们,最终被戏班子的人拦了下来。
而另一边的电影院,此刻正经历着烧杀抢掠。
二、
时间一晃,来到2018年,阿英已经嫁做人妇。
又是一年5月,阿英折了很多冥钱和元宝,这些都是为她那杳无音讯的父兄准备的。
丈夫发现后,愤怒的将这些冥钱和元宝全都撒在了阿英身上。
49年前的那场暴乱,阿英和母亲因为躲在戏班后台,侥幸保住了性命。而父亲和哥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母亲至死都在寻找父亲和哥哥的尸骨,母亲死后,阿英也一直背着丈夫在偷偷收藏资料。
成年后的阿英,一直都被困在“513事件”的时空里。
几天后,阿英离家出走,来到了吉隆坡。
她从新闻中看到,吉隆坡发现了一处乱葬岗,那里埋着的,正是当年“513事件”死去的人。
阿英找了很久,都没有看到父亲和哥哥的名字,因为那里大多都是无名尸。她只好随便找了座无名墓,写上父亲和哥哥的名字,再祭拜。
旁边有几个客家人在唱超度亡者的经文,也有人穿着戏服唱着旧日的戏曲,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他们都是有着相同经历的人。
阿英和戏子说着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说着说着,已经泪流满面:
“49年了,找不到他们的名字,我只能找个无名坟来拜拜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删减的原因,影片留白太多,故事情节很弱,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很可能不知所云。
片中并没有过度着墨血腥和暴力,而是以“513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
影片中的乱葬坟,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据纪录片《还有一些树》中的一位受访者描述,当时吉隆坡郊外有埋尸场所,他曾参与埋尸。尸体用卡车运输,每车60具左右,四人在现场抬尸掩埋,周围有警察看守。
还有一些目击者接受采访称,当时有许多尸体被淋了白油漆,目的是为了不让人分辨死者的族裔。
据官方统计,“513”当天的死亡人数为196人,而坊间也有指死亡超过1000人;更有民间调查和统计加上不明下落的失踪者,遇难者应该超过10000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华人。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年,但这段历史在马来西亚仍是一个人人三缄其口的事件。很多马来西亚的独立制作人,都不会、也不敢去碰这个题材。
所以,这部电影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已然是一种成功。
用导演张吉安的话来说:
“总要有人在不合时宜的时代,做不合时宜的事情。”
最后,愿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冲突,只有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