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闯荡娱乐圈,84岁成影后:看到她,我就不焦虑了
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改,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点个在看或者星标再走吧,以免看不到我。
但是在它们后面加个名字吴彦姝,只怕你马上会莞尔一笑,而且你可能还会加上诸如优雅可爱等词。
鲁豫称赞吴彦姝活出了一种希望,这种希望跨越年龄和迷人别,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点击下方观看视频
▽
就为自己活着
提起青春,我们马上会想到鲜衣怒马,豆蔻年华。
即便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人们把三四十岁定义为青年的今天,青春这个词似乎仍与老年人无缘。
然而,吴彦姝却令人感受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一种超越年龄的独特魅力。
尽管她的脸上皱纹细密,但你就是在她身上寻觅不到一丝暮气。而且,特别的是,她的皱纹竟给她平添了更多的优雅与美丽。
塞缪尔%ub7厄尔曼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此言极是。
吴彦姝在演讲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见解:既然我的激情和梦想还在,我想我的青春也仍然在。
吴彦姝的皱纹告诉我们,青春与美丽,跟容貌并不能划等号。
这对于身陷容貌焦虑之中的你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有的人打瘦脸针,要切眉隆鼻隆胸,在脸上身上大动刀斧;有的人为了减肥,切掉一部分肠胃也在所不惜;有的人不能悦纳自己,反而急于取悦别人。
我们称岁月为解决猪刀,是因为我们惧怕变老。这份不自信和对离开亡的恐惧让我们注定无法优雅从容。
在视皱纹如仇雠的时代,吴彦姝却说:皱纹对我来说是一种礼物,皱纹组成了我人生的故事。她轻声缓步,从容不迫地行走在衣香鬓影的娱乐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吴彦姝的美更在于一种打破了常规的活法。
似乎在公众的认知中,老年人往往与安逸稳定、颐养天年的生活挂勾。吴彦姝却生活得很另类。
她不认同子孙绕膝的生活方式,跟女儿和外孙各住各的,独居12年。谁也别影响谁。互相想了就聚,开开心心地一起玩,平时就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她独自去剧组,自己订票,甚至发烧40℃都一个人打车去医院。
我喜欢老年人自己独立,不要什么都依靠年轻人。
●,来源:《鲁豫有约一日行》
谁说到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啊,我84岁了,我爱演戏爱吃冰激凌,你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就为自己活着。84岁,你也可以去旅游,可以自己打篮球,开开心心地去过好每一天。
这种自由和独立,令人深思。而这种对于子女的放手,不干预,亦值得每一个父母反思。
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独居,这两个标签往往会引发人的不适。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年龄的老人似乎必须有子女照顾才像样子。否则,这种生活往往令人同情。
可是,你看吴彦姝的生活,你的眼中只有艳羡。她与时间对抗,她说年老之后也不孤独,只要耳朵还能听得见,别人就不会以为你是痴呆的。
不拍戏的日子里,她看电影,散步,插花、,打篮球……活得丰富多采。每天三件事雷打不动:平板撑一分钟,小燕飞一分钟,行走6000步。
她爱玩娃娃,给娃娃织毛衣,常常带着一个名叫小开心的布偶娃娃,到餐厅吃饭,甚至带上飞机去台湾。
她敢做任何想做的事。对于生活,她充满了好奇心。在拍戏时,她跟年轻演员学习他们的语言。她在84岁的时候,要去学开车。
拍《北京遇上西雅图2》时,从没出过国、看不懂英语的她一个人来到了国外。从加拿大到美国转机时,她先在飞机上请别人帮自己写好了几句英文,用中文标注读音。到了机场,她就一句一句地照着念,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来拍戏的。
她敢一个人到饭店吃饭,用手机翻译软件,告诉服务员我要吃鱼。到处溜达时,每经过一个拐弯,她就用手机拍下来,以防迷路。
她打破了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偏见。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什么我应该,而是我想要。
她说:一辈子就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动手,不要等着别人来给。人要为自己活着,别对自己失望,也别让瞧不起我们的人得意。
沟通
,王昊小助理的微信沟通交流
▼
声明:文章版权归平台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关注王昊说财富
分享财富世界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