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知否》才发现,原来大邹氏的贤惠,才是沈家不幸的根源
文丨木易娱排版丨木易娱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01
最近看到张大娘子难产,小邹氏兄妹使坏扣留太医,明兰直接持刀上阵,才拼死保住张大娘子母子,尽管这一段看过几遍了,还是觉得心惊肉跳。
自古女子生产,都是在鬼门关上游走,年迈的英国公夫妇,一个压低声音责骂沈将军,一个风尘仆仆赶回来,听着女儿呼喊,以后是没等到女儿最后一面,惊得跪倒在地。
小邹氏这么过分,心爱的女儿遭此大难,险些连命都丢了,
英国公夫妇俩实在气愤不已,可沈家几人的反应更让人心寒。
因为知道沈家偏宠小邹氏的原因,夫妻俩倒没有刻意为难,只说让沈将军把小邹氏赶出去。沈将军却不愿意,坚持要自己狠狠责罚,不用想最后还是大事化小。
展开全文接着老将军就说,既然不愿意把人赶出去,那就签了和离书,两家就此分开,日后还好相见。
沈将军也不愿意和离,说以后会好好对待张大娘子。小邹氏这次险些闹出人命,沈将军都不愿意赶她走,也没有给出有力的解决措施,说以后会好好对待,实在没有说服力。
所以老将军气不过,直接接了女儿外孙回家休养。年迈的老将军,怀抱着刚刚生产的宝贝女儿,面对沈将军的阻拦,只回了一句:你拦我一步,我就慢一步,我慢一步,芬儿就会受颠簸一步。直让人感慨,有这样的父母,真是太幸福了。
第二日英国公和沈将军双双告假,事情便闹到了朝廷,皇帝和皇后也知道了,太后反应更快,第一时间就亲自去英国公府探望,还让内官责打小邹氏50个巴掌,没想到沈将军竟然不惜得罪内官,也要护着小邹氏。
明兰看望张大娘子,得知太后已经来过,行事明显有挑拨之意,心觉蹊跷,立马改道去了皇后宫中,没想到听到的言论更让人心寒。
以小沈氏为首的禹州官眷,都在替小邹氏求情,还说太后咄咄逼人,不能再示弱退让,竟没一个人说说英国公府及张大娘子的委屈。
皇后虽然为难,深觉她们的提议不妥,但还是没拿定主意,若非明兰用曹操割发代首的典故提醒了皇后,此事只怕还难以平息。
02
沈将军和小沈氏,几乎是完全站在小邹氏这边,皇后虽然要好一些,但到底顾念大邹氏恩情,行事早已失了偏颇。
当初小邹氏出席顾家大宴,和张大娘子闹那一出,其实已经严重逾矩。
虽然是有诰命的贵妾,但也应当恪守规矩,在家里风光也就罢了,像林小娘那样已是极限。
可是小沈氏陪同小邹氏,说着哥哥的私房闲话,笑话张大娘子;两边争执,她也是极力护着小邹氏;就连沈将军也是当面护着小邹氏,给张大娘子脸色看。
皇后听闻此事,先是和明兰解释了当初大邹氏的贤惠,以及舍命相救的恩情,所以沈家才会厚待邹家。然后委托明兰当说客,去劝解张大娘子。
那一段过往虽然感人,可是皇后的处理,其实还是在偏袒小邹氏,不过是扬汤止沸,小邹氏毫无畏惧,不知收敛,只会惹出更大的祸事,
果不其然,后面张大娘子就险些一尸两命。
皇帝和皇后一起向太后请罪后,对邹家的处置才真正下达了。小邹氏以下犯上,邹家扣留太医,侵占百姓田产,手上还有人命,也一一有了处罚定夺,一场闹剧到此为止。
看沈皇后处理别的事情,也是个贤惠大度的人,为了此事脱簪请罪,更不是谁都有勇气和担当的,为什么偏在小邹氏的事情上,毫无决断呢?不是看不到邹家的恶,那便只有一个解释,大邹氏的恩在沈家众人眼里,远大于恶。
大邹氏的贤名,沈将军和顾廷烨说过,小沈氏和皇后也说过,能得这么多人称赞,可见是真的贤惠能干的,为什么邹家其他人却如此不堪呢?可见大邹氏的贤惠,遮掩了邹家的恶,至少生前是如此的。
03
大邹氏是沈将军的原配,两人感情和睦,恩爱非常,想来当初沈家众人都是很喜欢她的。
作为邹家人,她对邹家其他人的品性,有没有了解呢?按理应该也是知根知底的。
如果邹家其他人在她在世时就如此作恶,沈家肯定不会愿意纳贵妾来帮扶邹家,所以可以看出来,大邹氏其实一直管束着邹家人。
一方面她在沈家有能力,有地位,深得敬重,另一方面严格管束邹家,不让她们行差踏错,所以维持了邹家表面的干净,才会让沈家众人对她们不设防。
从小沈氏和小邹氏情同姐妹,大邹氏去世后,嫡亲儿女也给小邹氏抚养,就能看出这一点。
但是管束下的门风干净,终究只是假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邹氏去世,邹家就放飞自我了。
沈家众人都是重情的,尤其大邹氏还是为救皇后而死,更加重了他们对邹氏的愧疚,于是邹家挟恩图报,想彻底把邹家和沈家绑定。
沈家想帮扶邹家,向邹家报恩,其实还有很多办法,之所以选择纳妾,想来邹家是表达过这个意向的,甚至连续弦的想法可能也提过。只是皇帝为了政治联姻,需要沈将军的身份,所以不得不把沈家的当家主母位置留出来。
这样一来,对邹家更有愧疚,才会给小邹氏诰命,让她免受欺侮。只是他们没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邹家有了体面富贵,还想要权势。
沈家的不幸,或许就是起源于对邹家作恶的不了解,大邹氏当初的压制,其实起了反作用,若是早早知道,沈家或许不会选择姻亲的方式报恩,认作兄妹啥的,既有体面富贵,又不至于让他们生出过高的期待,难道不香吗?
大邹氏若泉下有知,知道娘家祸害了她的名声,还拖累了她的儿女,或许也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人生就是如此,有舍就有得,上天给你的一切,早已标好了价码,你想抓住一些,就必得放弃一些。
相比成全他人,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任何时候,不要把决定权赌在别人的选择里,人性的最低处,你或许从未见过。
-END-
作者简介:
木易娱,喜欢追剧观影,专注个人成长,希望用阅读和写作治愈生活,享受当下的柴米油盐,也想追求诗与远方。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木易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