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为何宁愿死,都不肯和浣碧圆房?原著揭晓了答案!
蛇年新篇
剧中浣碧是因为果郡王不小心在宴会上将甄嬛的小相掉出,为了帮甄嬛和果郡王两人在皇上面前瞒住私情才故意将小相上的女子承认是自己。
正是如此,在宴会上一时开心的皇上赐婚于两人。正常来讲,果郡王应该感谢浣碧关键时刻相救,不然凭借皇上多疑的性格,难免会怀疑到他与甄嬛身上。
可问题是,浣碧与果郡王成婚多年,甚至直到果郡王最后死都不肯和浣碧圆房,这在电视里没有揭示的答案,在原著里却揭晓了!
其实,浣碧没和果郡王圆房在电视剧里有隐晦的提到,那就是浣碧婚后到宫里看望甄嬛。
在两人谈话间,甄嬛问及浣碧与果郡王两人的事,浣碧才低头苦笑说道:“我怎么会有我的孩子?”
这话一出,显然甄嬛是怔愣了一下,其实这里就已经隐晦透露了浣碧与果郡王并未圆房,而电视剧里甄嬛一心希望浣碧能代替自己照顾果郡王也并非是真的。
展开全文在原著里,甄嬛在听到浣碧这句话时,并不是怔愣的表情,而是目光犀利的刮向浣碧。
毕竟甄嬛是爱果郡王的,她自然不希望别的女人与果郡王恩爱,特别这个人还是与自己长的很像的妹妹。
但是,关键问题是浣碧与孟静娴是一同嫁入果郡王府的,对比孟静娴,浣碧在府里更有地位,这自然是因为甄嬛的原因。
毕竟,浣碧见证了甄嬛与果郡王相爱的一点一滴,也是两人爱情的见证人。
对比孟静娴这个不熟的女人,果郡王自然与浣碧更熟悉,而果郡王也知道浣碧是甄嬛的妹妹,肯定也会更亲切一点。
即便如此,浣碧入府却始终没和果郡王圆房,就连孟静娴都略施小计与果郡王圆房怀孕了。
正常来讲,不管孟静娴是怎么做的,但为了平衡果郡王也应该与浣碧圆房,但事实却依然没有。
这一点,在电视剧里迟迟没有作出解释,但在原著里却有揭晓,原因是果郡王从一开始就是恨浣碧的。
电视剧里是果郡王不小心将装有甄嬛小相的香囊掉出来,但在原著里并非是果郡王不小心,而是浣碧故意的。
浣碧一直爱慕果郡王,这一点不论是在原著还是电视里都是一致的,奈何果郡王与甄嬛两人相亲相爱,浣碧在果郡王跟前根本没有存在感。
而甄嬛最终无奈之下选择回宫,才是浣碧真正的机会来了。作为甄嬛极为信任的贴身宫女,浣碧自然晓得果郡王腰间上的锦囊里就是甄嬛的小相。
但是,此时的浣碧已经等不及了,在原著中,浣碧借着给果郡王倒酒之时故意让他的锦囊掉在皇上眼前。
对于多疑的皇上自然会问起,这一切都在浣碧的意料之内。所以,在皇上差点要怀疑到甄嬛身上的关键时刻,浣碧站出来承认小相是自己并表示自己与果郡王早已经心意相通。
所以,后面的一切都顺理成章,皇上成全了浣碧与果郡王,册封浣碧为侧福晋,孟静娴得知伤心至极,最后皇上顾及孟静娴的家世也一并封为侧福晋入了果郡王府。
到这里,果郡王是知道浣碧在宴会上使的小计,所以心中对其很是不喜,若不是她,果郡王也不会被迫成婚。
所以,电视剧里大家看到的,看似是浣碧为了给果郡王和甄嬛解围将自己嫁出去,实则她就是自私为了自己的私心罢了。
也正因此,果郡王不但没有念浣碧的解围之情还对其心生不喜,再加上果郡王心里一直都是甄嬛,所以便没和浣碧圆房。
蛇年新篇
于是,浣碧在与果郡王成亲后,在府里虽然地位高,大小事物都是她在管相当于就是府里的女主人但她依旧不满意,因为她的内心是孤苦的,果郡王根本不在意她。
而另一边的孟静娴,因为身体不好,虽然果郡王对其也没有感情,但终究是在自己的府里,所以也没亏待过她,而孟静娴也很有手段,依靠果郡王对她的同情使了手段趁着果郡王醉酒圆了房。
也正是这一举动,原本对孟静娴毫不在意的浣碧对其嫉妒至极,甚至起了杀心。
毕竟之前果郡王是不属于浣碧,但她也不属于任何人,可孟静娴在浣碧的眼皮子底下这么做,浣碧恨之入骨。
而果郡王,虽然与孟静娴圆房了,但因为顾忌浣碧之前设局嫁自己,所以并没有为了所谓的一碗水端平与浣碧圆房。
也正因此,浣碧对孟静娴恨极了。在电视剧里,孟静娴是因为在家宴上误服了剪秋给六阿哥下的毒而死,不过好在成功生下了果郡王的孩子。
但在原著里,剪秋给六阿哥下的毒量很小,没到直接致死的地步,所以孟静娴虽然误服但也没有到丧命的程度,所以这才有力气成功生下孩子。
但孟静娴渡过此劫后,却没渡过浣碧这一劫。浣碧对孟静娴的嫉妒和恨是在她成功和果郡王圆房之时,后来随着她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浣碧自然心如刀割无法容忍。
所以,在孟静娴生下孩子后,浣碧的恨和嫉妒已经到了顶峰,她便开始给孟静娴下毒,随着慢性毒药一天天累积,孟静娴最后彻底中毒身亡。
最终,果郡王从太医口中得知孟静娴的死因后,就已经对浣碧产生了怀疑,但是果郡王并没选择直接去质问浣碧,而是先去问了甄嬛,甄嬛却脱口而出“不是浣碧所为”。
这句话,使原本对浣碧就已经有所怀疑的果郡王更加肯定了浣碧害死的孟静娴,虽然果郡王对孟静娴并没什么感情,但两人毕竟有了夫妻之实还为他生下了儿子元澈。
所以,在种种复杂感情之下,果郡王对孟静娴是有愧疚的,他后悔自己没好好照顾孟静娴,后悔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女子竟年纪轻轻折在自己的府里。
因此,原本果郡王就对浣碧不喜,再加上孟静娴之死他更加无法面对浣碧,甚至直接上升到厌恶,不愿再多看浣碧一眼。
既然都已经不愿意再看浣碧了,果郡王又怎么可能会碰她呢?从前不会,到最后就更不会了。
可是,更矛盾的就是浣碧与甄嬛的关系,果郡王虽然不愿再看浣碧甚至是厌恶浣碧,但因为两人是皇上赐婚最重要的还是她是甄嬛的妹妹,看在甄嬛的面子上并没闹到休了她的地步。
所以在这之后,两人只能处于貌合神离的相处状态,这也是对浣碧最大的折磨,毕竟她不惜用卑劣的手段甚至是得罪甄嬛也要嫁给果郡王,可却落得个完璧之身,何其讽刺?
或许也正是种种情绪夹杂,到最后果郡王不顾一切也要去救甄嬛,导致只能去边疆戍守,而浣碧只有和果郡王聊起甄嬛时才是两人最亲密的时刻,着实可悲。
因此,在最后果郡王喝毒酒死后,浣碧所有的隐忍和委屈再也无法忍住,想想自己用尽一切手段好不容易得到的爱人,不仅没获得爱情,最后就这么死了,无力感油然而生。
这才有了浣碧不顾一切撞棺而死,而果郡王的死本就不是好事,所以丧葬事宜一切从简,甚至连哭声都不能发出。
所以,从电视剧里看出,甄嬛虽然心痛果郡王之死,但前期一直隐忍没哭,只能微弱的流泪,但浣碧死了后,手上的佛珠才拽断嚎啕大哭。
所以说,到这里浣碧的死也算是侧面成全了甄嬛的心痛。最后,元澈过继给了玉娆夫妻。
追根到底,电视剧和原著在甄嬛的心态上有很大差距,电视剧里甄嬛是真心想让浣碧幸福,虽然难过但也算有姐姐对妹妹的美好期盼,希望她幸福,毕竟甄嬛与果郡王是没可能了。
可原著里,甄嬛的成全从始至终都是假的,她爱果郡王但阴差阳错最后回了宫成了熹贵妃。
虽然,甄嬛无法与果郡王在一起,但她从心底是不愿别的女人占有果郡王的,毕竟当初两人在宫外已经写下了合婚庚帖,相许终身,但却被浣碧使手段打破了她美好幻想。
蛇年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