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黄瑶惹人讨厌,并非因为举报了高启强,你看她还干了啥

2025-02-03ASPCMS社区 - fjmyhfvclm

黄瑶举报高启强这件事,黄瑶的人设,是毫无争议地站在正义的一方。她忍辱负重多年,关键时候站出来举报了罪大恶极的高启强,直接让高启强彻底伏法。

这样看来,黄瑶真的没错。

不要说高启强对黄瑶有养育之恩,哪怕是亲生父女,正义的一方大义灭亲,扳倒了胡作非为的另一方,那么正派的一方肯定没错。不仅没错,还应该高度肯定正方的做法。

何况,黄瑶的父亲老默还是被高启强给拉下水的,何况,高启强最后拿黄瑶当人质,直接导致了老默的死亡。

既然黄瑶举报高启强无可非议,为什么有很多人讨厌她的正义所为呢?

因为,黄瑶让人讨厌的,根本不是举报高启强这件事本身。

这件事只是最后的结果,单拎出来看,没什么毛病。但因为有很多往事的铺垫,有黄瑶的亲身所为在先,等这件事的结果一出,在很多人的眼中,原本存在感很低的黄瑶立马变得不讨喜。

展开全文

老默的结局和高启强的关系

老默的结局,高启强到底该负多大的责任?

我看到了许多争论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黄瑶是被支持,还是被讨厌。

很多人认为老默的结局,高启强应该负相当大甚至全部的责任。黄瑶举报他就是为父报仇,天经地义,所以他们支持黄瑶。

也有很多人认为,老默从除掉徐江开始就已经没有退路了。从一开始,他就甘愿做高启强的一把刀,他的结局主因还是在他自己,而受高启强抚养之恩的黄瑶,就是忘恩负义,所以他们讨厌黄瑶。

要看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看清老默是什么人。

老默这个人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是极不健康的世界观。他的人性不是被高启强带偏的,而是被高启强放大和利用了。

老默不仅在狱中扬言要杀黄翠翠,当安欣去监狱问询他时,还没等安欣提起,他就主动说道出狱后要除掉黄翠翠。可见,他不是说着玩玩儿,也可见,他的人性是弑杀的、极端的。

后来,安欣用自己的工资给老默和黄瑶做了亲子鉴定,证实了黄瑶就是老默的亲生骨肉。

老默很感动,答应安欣自己会好好改造。

但是,老默真的决心从此就重新做人了吗?并没有。

老默要杀黄翠翠,是因为他以为黄翠翠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这也印证了他人性中的弑杀和偏激。

而老默答应安欣会好好改造,不是因为对方重塑了他的世界观,而是因为安欣是帮他证实自己有个女儿的恩人。

老默配合安欣,交代出疯驴子和麻子,同时答应安欣好好改造的同时,就下定了要帮黄翠翠报仇的决定。

也就是说,老默以极端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变过。

高启强为什么会找老默当杀手?因为他和老默都是旧厂街一起长大的,他很清楚老默是怎样一个人。

老默出狱后,的确面临生存的困难。但当他下手除掉徐江时,从来没有动摇过,当他冲出去为高启强做那把刀时,也从来没有犹豫过。甚至当高启强不派他出手时,他还会为此生气和着急。

老默不会害安欣,是因为他念安欣的恩,最后去医院除掉李宏伟时表现犹疑,是因为他明白,那很可能是他生命的终结点。

安欣对老默的救赎,证明的并不是老默可以被拯救,而是恰恰证明了老默的无可救药。

这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老默的悲剧,高启强的确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主因在于他自己。

如果没有高启强,老默同样会想办法为黄翠翠报仇,他同样迟早会成为其他人手里的刀。

所以黄瑶为父报仇举报高启强,到底是应该被讨厌还是被支持,不应该以高启强对老默悲剧的责任大小来划分。

老默自己不无辜,高启强也不无辜。黄瑶有恨高启强的理由,但不能摘干净老默犯罪行为中的主动性。

那些年,黄瑶的优越生活

黄瑶的举报行为之所以被有些人不喜,是因为她的转变跳出了别人接受的范围。

黄瑶在高家生活的前十五年中,她做了什么?

她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在高启强和陈书婷的呵护下,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无忧无虑。

忍辱负重也好,报仇雪恨也好,像黄瑶这样的当事人,一般会表现出在物质方面不愿意享受、在情绪方面纠结痛苦。

但是黄瑶,完全没有表现出这些方面。即便她曾经在家中偷偷安装监控,拍下了陈书婷处理“228枪击案”的视频,但她的心理活动始终是空白的。

观众看到的黄瑶,出门开着保时捷,为了不让高启强失望,她主动去找回高晓晨,还积极地在强盛集团的各部门轮值。

高调奢侈,孝顺,和高启强一条心,这是黄瑶留给观众的印象。

然后突然有一天,她背叛了,拿着证据举报了高启强。可是,为父报仇、正义,在她身上失去了说服力。

因为不见抵触,只见享受,并且极尽讨好,忽然有一天翻脸背叛的,这在影视剧中,通常不是正面人物干的事,恰恰是反面人物的行为。

正面人物在伪装中,是需要经历危险处境和自我挣扎的。而这两方面,黄瑶在前十五年中一直是空白。

当“复仇”遇到“正义”

在《狂飙》的大结局中,黄瑶明确告诉安欣自己举报高启强,是为了给父亲老默报仇。

不管高启强对老默的悲剧负有多少责任,黄瑶自己把账都算在高启强的头上,对她而言,都说得通。

但高启强的伏法,并非因为和黄瑶的个人恩怨得到了结,而是因为他犯下了累累罪行。这些罪行,伤害的是许多普通人,是整个京海。

高启强彻底伏法,功劳最大的是为父报仇的黄瑶。

可这份功劳,也显得缺乏说服力。因为高启强的罪太大了,因为老默并不无辜,因为黄瑶是过去许多年里的受益者,还因为让高启强伏法的根本原因,是指导组的努力调查。

这些原因连在一起,黄瑶的正义,就显得有些苍白。

她虽然没有亲口说自己是为了正义,但高启强的罪行,强行将黄瑶的“正义”盖过了“复仇”。

这就导致黄瑶让人产生了不信任感,被讨厌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一点,黄瑶是眼看着高启强就要完了的时候,选择了采取行动,最后选择了举报他。

可如果高启强一直没有被调查呢?黄瑶就要一边记着父亲的仇,一边一直享受着高家千金的富贵生活吗?

一个处于享受和等待中的人,并且是没有任务、没有期限的等待,又如何让人相信她是单纯的,是坚定的呢?

所以黄瑶不仅在“正义”的立场上显得苍白,在“复仇”的立场上同样显得脆弱。

黄瑶并没有错,只是人设不讨喜

不必纠结于黄瑶不念养恩、为父报仇到底对或不对,她举报一个累累罪行之人,是没有错的。

但她将“享受”表现得很“享受”,在“正义”或“复仇”的层面都没有稳稳立住的原因,导致观众对她的举报行为产生了争论。

如果在前期的剧情中,没有解决以上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在结局时,让黄瑶在指导组的影响下被动、纠结地拿出证据。

这样一来,这个角色的人性复杂了,也就立体了。

就像高启强,他对老默的悲剧负有罪责,对黄瑶有戒备,但同时也真的把她当作亲人。这样的人性并不矛盾,反而顺理成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