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委会专场这一夜,郭德纲的两个镜头,把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
马上快年了,德云社的演出活动更忙了,这次文促会下面成立了一个“传统演艺工作委员会”的组织,由副会长郭德纲全权操办,委员全部是德云社的:李九春、张鹤擎、高九成、章九徕、曹鹤阳,正副秘书长也是德云社的:高峰、阎鹤祥;就是副会长不是德云社的,应该是文促会的人员;会长当仁不让郭老师了。
这次演出包括颁发聘书和专场演出,宣告这个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别小看这个民间组织,既然成立了就有大用处。区别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演,有点像专业院团以后会搞文化演出交流活动。德云社这块牌子含金量更高了。
这次专场演出活动,郭德纲相当重视,一个是第一次接受官方的交代的“任务”必须要办好,还有一个是这次专场一个综合性的曲艺专场,这次来了好多艺术家和相声前辈,马志明来了,鼓曲行业的老艺术家也来了,像乐亭大鼓赵凤兰、铁片大鼓张雅琴等。
看到郭德纲忙前跑后的两个镜头,就知道德云社为什么能走到今天了。
在天津演出的后台,听到有人传报,少马爷来了,郭德纲立马小跑着出来,远远地看到师爷坐在沙发上,嘴里喊着:坐着别动。意思是我来迎接你了,我是小辈您可不用起身。马志明人家可谦让着呢,站起身来,郭老师迎上去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扶着马师爷赶紧坐下。
马志明精神不错,梳着大背头,坐下后郭老师嘘寒问暖,说了一句话让人感慨,“吃了吗”,有网友问这算什么问候,对于老人来说,这一句问候是最亲近和关心的,就像亲戚乡亲之间的打招呼,这是自家人啊。马师爷说:垫吧吃了点,郭老师说,这里什么都有。这时于谦也紧跟着上来问候老爷子。
这次让观众大饱眼福的是,马志明登台唱鼓曲,而且是与其子马六甲合演。郭德纲搀扶着师爷上台来,看马志明开场前光是鞠躬、讲的这几句话就够学的。“今儿个是鼓曲专场,我是干嘛的,我是一个鼓曲爱好者,充其量吧我算个票友,说实在的我得感谢文促会,感谢德云鼓曲社给我一次过把瘾的机会。80岁了,气力不行了没有专业训练,难免忘词,晃腔走板,这很可能,如果这样呢,就算老小孩在父老乡亲面前给你撒个娇,出个洋相让您一乐。不多废话了,我跟我儿子马六甲至至诚诚给您学唱这段《谴晴雯》。
这就是老艺术家艺术已经炉火纯青,还谦虚的像个学生,这就是马老的人格魅力。马志明说的不光是客套话,还有为儿子兜底的意思。马六甲出身世家,就是光着熏陶水平也差不了,但是要说登台演出还不能说完美,而且他不全职从事这一行。
少马爷一敲一打一唱,韵味马上就出来了,唱的地道,开口两句观众就沉浸欢呼其中。马六甲接过来唱,注意到少马爷紧紧关注着马六甲的每一个动作,马六甲从小学就学过、唱过,基本功没问题,气息、节奏、流畅性上确实还达不到少马爷的水平。
在两人唱完下台,杨鹤通马上过来,递水“阻挡”,这是曲艺演出的“返场”动作。在观众的欢呼中,两人再次开唱。少马爷定了定神,与伴奏的弦师交流后,又精神的唱了起来《刘玄德拳打小霸王》。
在此次演出中另一个难忘的镜头就是,郭德纲对老艺术家的态度。网友都知道,鼓曲社的成立、招生、演出要耗费财力、精力,本身这个市场也不赚钱,为什么还要搞,这是王惠的专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郭德纲王惠真心喜爱这门艺术,不想让优秀的传统曲艺形式断了,必须给传承下去。这些年鼓曲社培养出了陶婉岚、张婉怡、朱婉蝶朱婉璐,李婉楠等优秀的演员,经常邀请鼓曲老艺术家过来,能上台的就给大伙奉献一段,不能上台的就点拨一下这些后辈学员。郭德纲王惠虽然没有“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却实实在在做传承的工作,让传统的鼓曲艺术代代相传这是有功德的事业。
在候场时候,郭德纲一直挽着马志明的胳膊,很亲切,随时聆听师爷的教诲,有人说,这是冲着地位和名气来的,这种说法太片面了,对老艺术家前辈尊重是应该的,有的演员即使再谦卑人家还不愿意搭理。再说了,郭老师对每一位老艺术家都照顾得很到位,那位乐亭大鼓赵凤兰来的鼓曲社好多次了,每次都非常尊重,这次也是,拉着艺术家得手嘘寒问暖生怕怠慢了。
郭德纲的相声水平没说的,也是可以下功夫学的,真正让德云社成功的却是郭德纲的人情世故,很多人却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