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鉴宝专家在电视节目上看着厉害,放到市场上全都得饿死
低调是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冯骥才
今年已经整整六十五岁的老人马未都,应是安享晚年、沉浸在子孙满堂的美满生活中。沧桑的岁月带给他的应该是数不尽的财富。
早些年的马未都,天不怕地不怕,就算自己的老师在说话过程中有什么实质性错误,他会在第一时间会说出并指出老师的错误,碰到一些不公正的事情更是会替人打抱不平,这就是他敢做敢为的急性子。
马未都当众批判
马未都通常很低调,偶尔会和自己的朋友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过着了羡煞旁人的生活。当遇见自己的粉丝时还会害羞的冲着对他们笑,这样的他是个看起来很善良随和的人。
但根据之前有次的访问报道显示,马未都在节目中有时会"大展身手",他经常会在公共中展现自己"大胆"的一面。比如在一次节目中,马未都非常的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直接批判那些鉴宝专家:"我敢说,出现在鉴宝节目电视上的那些颇有名气的专家,都是通过私下涉及的鄙视链,进行互相不干涉各自的业务,使得那些出来的宝物,基本上都是假的,让这个圈子的藏宝人几乎买不到真东西。马未都这话一说出口,毋庸置疑基本上是得罪了在场以及这个鉴宝圈子的所有鉴宝专家,使得所有的人都对他恨意满满。马未都的这番话语气够重,意思也表达的直接了当。
展开全文这样敢说的精神,实在是让人敬佩他的勇气可嘉,但换个位置思考,为何马未都会这样说,这样直言对他不是只会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吗?这些话也让更多人的感到深深的迷惑,到底是怎样的事情会让六十五岁的老人这样大动肝火?
真假藏宝专家,真假宝物
事情还是得从前几年的鉴宝节目开始说起,随着古玩市场的日益壮大,鉴宝节目也油然而起,相信大家对鉴宝专家这个名词很熟悉了,现在的网络上电视上各种各样的鉴宝节目让人眼花缭乱。
正是这样的节目推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鉴宝这个行业。这本是一档宣传传统文化、普及历史知识的鉴宝节目,鉴宝节目也就是持宝者带着自己得来的宝贝上台让这些鉴宝专家进行宝物鉴别,最后流程就是对该宝物进行真假鉴别和估价。
这些宝藏的藏友们也很喜欢这样的节目,可谓是步步惊心,循环渐进,扣人心弦。不得不说我也很喜欢这样的鉴宝节目,因为它可以认识更多的我国传统文化宝藏。但播着播着,节目不知为何就开始渐渐的变味了,鉴宝节目变的"天花乱坠"。
鉴宝专家们也逐渐变成了表演大师,他们的语言一个个变得惊奇不出、纸上谈兵,天价的宝物也渐渐变得越来越有"水分",当持宝人带着他"天价的宝贝"下场后,再拿去市场进行买卖,发现自己"天价的宝贝"根本没有鉴宝专家说的那回事。
专家所评估天价也就是一些并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所以就这样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些鉴宝专家归纳是打着专家的幌子能说会道,更有出奇过分的就是,原本价值几千万的宝物,被这些鉴宝专家说的一文不值了。所以马未都才会敢这样毫不留情面的讽刺这些鉴宝专家,实际上都是骗人的"鬼才"。
诚信名声决定口碑决定终身事业
这些人败坏他们自己的名声并不重要,但这些人在身为"专家"的同时,自然而然也败坏了整个鉴宝行业,马未都作为行业中有名的鉴宝专家,处于面子的维护还是得勇于站出来维护。
马未都说:"国外没有鉴定证书这一回事,他们并不信任鉴定证书,反而个人声誉对他们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拿苏富比鉴定大师来说,无一买家不听他的话,就是因为他的口碑让人确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对于苏富比大师来说,信任以及口碑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
一旦出现致命的口碑问题,鉴定大师这条路也就随之结束了。然而对于鉴宝专家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只看不动手,就像做实验一样,看着别人做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一到自己上手就傻了,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来,这就叫做眼高手低。
马未都的话一语惊人,道出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诚待人,毕竟口碑决定了这个行业,要干一行爱一行。
马未都为何如此说出,毕竟人家还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他的鉴宝能力都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水平,并不会让我们觉得厌烦,而是对他这样的人感到深深的敬佩之情。马未都在最后还提出,说那些年过七十岁以上的鉴宝专家就不要再出来"鉴宝"了,这个年纪早已过了那个能够鉴别的年龄段,缺少了鉴宝的眼见力。
既然早已退休为何不能好好安享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想着每天给自己"加点戏",整出点新花样没事到处乱鉴别,最后就真的名声不保了。
文物界的"鄙视链",专家们互不干涉其他的领域是不想跟大伙抢饭碗,各自分工各自鉴赏,而这"鄙视链"的来源应该就是专家的实本事了。
说到最后,古玩市场的发展造就了某些鉴宝专家在其中滥竽充数,浑水摸鱼,造就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场面,马未都说话非常犀利,也成就了当代人对于鉴宝专家的认识真正宝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反而要流失在民间进而被破坏。
那要鉴宝节目何用,它所存在的意义又有何用呢?很喜欢冬泳怪哥的一句话:"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这句话说出来自己内心的心酸,可能承受的压力太大,但是他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这个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学习的。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