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玥:《以美之名》为医美正名,姚晨贾静雯拒绝“颜值即正义”
电视剧《以美之名》深入探讨了美与医学伦理的复杂关系,未陷入单纯的“焦虑制造”,而是以思辨的姿态触及美的本质和社会对容貌的普遍迷思。剧中的名句“整形整的不是脸,而是心”“医生最好的脸面是把病看好”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外貌的集体焦虑和医美行业背后的伦理困境。
在“颜值即正义”的潮流中,《以美之名》以其冷峻的笔触,带领观众进入长期被忽视的医美整形行业,成为今年春季荧屏的独特亮点。这部剧集由李少飞执导,姚晨与贾静雯等演员主演,虽然被标榜为“首部医美行业剧”,但并未停留在猎奇层面,而是从现实主义视角剖析行业背后的道德冲突和人性的温暖。
医美行业的双面性在剧中得到了深刻展现。剧集探讨了医学伦理与商业利益的对立:黑诊所的“美容贷”陷阱、过度整容带来的毁容风险,以及网络暴力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通过方婷这一先天面部肿瘤患者的“保命还是换脸”选择,剧集突显了医疗决策的复杂性与重量。同时,剧情中的高难度修复手术,如家暴受害者的疤痕修复,展现了医学技术对尊严的守护。这种双重性并非空穴来风,创作团队历时七年深入调研,结合真实案例,力求真实呈现手术细节与伦理争议。
与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医疗剧不同,《以美之名》采用双女主设定,重新定义职场女性的角色。姚晨饰演的乔杨,堪称技术派中的毒舌专家;而贾静雯饰演的周静雯,则是一位精于市场规则的整形专家。两人从同窗宿敌到联手抗争黑医美乱象的战友,其关系的转变打破了女性角色“温柔隐忍”的传统刻板印象。剧中的台词激烈,既是专业的较量,也是女性在男性主导行业中争夺话语权的隐喻。这一“强强对抗”的设定,展现了女性如何通过专业突破性别界限,而非依赖情感化的叙事。
《以美之名》的价值在于,通过医美行业这一独特视角,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美的渴望与焦虑。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却通过行业背后的真实故事和人性描绘,促使观众对医疗伦理、女性成长及审美标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医美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的当下,这样的作品无疑起到了引导社会共识的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