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潮新闻做活动
2023年2月18日凌晨1时39分,我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潮编码365号,还有4小时能睡,还睡不睡?”
那天,潮新闻“横空出世”。之后,我也开启了在潮新闻做活动的经历,从潮新闻上线、满月、百日推介、上线200天北京研讨会,到创作者大会、用户大会、潮客大会……我几乎经历了潮新闻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有时小伙伴也会问,为什么要费这么多精力办线下品牌活动?
我想,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做用户运营工作,就像是跟用户谈恋爱,线上再火热,总得线下见一见,加深情感,才能有进一步发展。这两年,我们围绕不同群体,个性定制了不同场景的活动。在潮新闻,每一位用户都在被看见。我们也通过一次次活动,走近用户,走进了用户。
至于是怎么做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咸”,懂的都懂。
比如潮客大会,台前,从活动预热阶段的花式玩梗、留足悬念,到活动现场的肆意畅玩,这场松弛感拉满的露营活动使潮新闻成了“像朋友一样的潮新闻”。可幕后,是参会嘉宾不到最后一刻永远可能换,是议程就算调整再三也还是会变,是就算反复预演现场还是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永远需要用最紧张的神经,去办一场让嘉宾感到松弛的活动。这背后,是潮新闻小伙伴用一场场创意头脑风暴、一次次部门团结协作、一个个加班至深夜换来的。
在潮新闻做活动,是种什么体验呢?我本想用一个“干”字总结:创新地干、用心地干、踏实地干,别想太多,干就完了。但最终决定用“人”字: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我很感恩,遇到了一群“六边形战士”,组成了“六边形队伍”,一起努力探索、勇于创新。 本报记者 柴燕宏